[实用新型]一种飞机上的安全防护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41906.0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3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吕雪冰;赵晓涛;侯素明;李雪莲;张庆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F5/40 | 分类号: | B64F5/40;A62B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26 | 代理人: | 周良玉 |
地址: | 11003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安全 防护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机上的安全防护设备。
背景技术
在航空领域,在机上进行维护活动是日常检查工作中频率非常高的项目,由于飞机表面不平整和飞机高度等因素,在飞机上进行维护工作时,人员存在跌落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机上的安全防护设备,解决飞机维护时人员从飞机上跌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飞机上的安全防护设备,便于人员在机身上维护,包括保险索、保险带、吊环组件,所述保险索通过所述吊环组件安装在所述机身上,所述保险带一端套装在所述保险索上,所述保险带另一端与所述人员连接。
优选地是,所述吊环组件包括吊环、吊环螺栓、海绵橡胶,所述保险索两端都与所述吊环组件中的所述吊环相连,所述吊环与所述吊环螺栓圆环部分相连,所述吊环螺栓螺杆部分穿过所述海绵橡胶固定在所述机身上。
优选地是,所述保险索包括钢索一、钢索二、钢索三,所述钢索二一端与所述机身上的折叠翼连接,另一端与固定翼连接;所述钢索一两端与所述机身上的左右垂尾相连;所述钢索三一端与所述机身上的中央翼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钢索一相连。
优选地是,所述保险索为迪尼玛绳。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飞机上的安全防护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飞机上的安全防护设备保险索通过吊环螺栓与飞机吊点相连接,不需要在飞机表面重新开孔,使用方便可靠;保险带可沿保险索左右移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增大了维护人员活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飞机上的安全防护设备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飞机上的安全防护设备中的吊环组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钢索一、2-钢索二、3-保险带、4-吊环组件、5-钢索三、41-吊环、42-吊环螺栓、43-海绵橡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飞机上的安全防护设备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飞机上的安全防护设备,便于人员在机身上维护,该防护设备包括保险索、保险带3、吊环组件4,保险索通过吊环组件4安装在机身上,该吊环组件4选择包括吊环41、吊环螺栓42、海绵橡胶43的组合形式,如图2所示,保险索两端都与吊环组件4中的吊环41相连,吊环41与吊环螺栓42圆环部分相连,吊环螺栓42螺杆部分穿过海绵橡胶43固定在机身上,海绵橡胶43的使用是避免吊环螺栓42对飞机机身表面摩擦带来的损害。吊环组件4的设置位置选择与飞机吊点相连接,因而不需要在飞机表面重新开孔,使用方便可靠,由于吊环组件4与吊点相连的缘故,保险索选择钢索一1、钢索二2、钢索三5三种,钢索二2一端与机身上的折叠翼连接,另一端与固定翼连接;钢索一1两端与机身上的左右垂尾相连;钢索三5一端与机身上的中央翼连接,另一端与钢索一1相连。该保险索采用12股迪尼玛绳(非金属)缠绕而成,这种材质在充分满足使用载荷的基础上,不会对飞机机身表面造成损害,长度方向也不易变形,状态稳定。保险带3一端套装在保险索上,保险带3另一端与人员连接。人员系上双背带式的保险带3连接人员一端确保操作安全,为了增大维护人员的活动范围,该保险带3可沿保险索左右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419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场车载式可升降高度自动扶梯
- 下一篇:一种解析黑莓手机备份文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