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承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42892.4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6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高海侠;奚安恒;高宇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奥普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4 | 分类号: | B24B4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唐京桥 |
地址: | 130031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按运动元件摩擦性质的不同,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其中滚动轴承已经标准化,滚动轴承一般由外圈、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严格的说是由外圈、内圈、滚动体、保持架、密封和润滑油六大件组成。简单来说,只要具备外圈、内圈、滚动体就可定义为滚动轴承。按滚动体的形状,滚动轴承分为球轴承和滚子轴承两大类。
军工产品中有非常多的轴承环类零件,材料GCr15SiMn轴承钢,其毛坯需经过锻造获得,其硬度通过淬火达到。淬火后零件硬度高,耐磨性好,根据零件的使用性要求和轴承环的直径大小不同,孔的圆度要求基本在0.002mm以内,圆柱度在0.002mm以内。圆度为任一圆截面内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的半径差;圆柱度是指任一垂直截面最大尺寸与最小尺寸差为圆柱度。圆柱度误差包含了轴剖面和横剖面两个方面的误差。
如此高的精度对于普通研磨来说周期长而且精度难保证,经过多次反复研磨也不能保证设计提出的精度指标。因此亟待提供一种全新的轴承加工装置解决轴承研磨精度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承加工装置,用于有效提高轴承内孔的研磨精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轴承加工装置包括:
摇臂钻工作台1、工作组件3、外导向组件4、内导向组件5、万向联轴节6、摇臂钻主轴7、摇臂钻摇臂8、摇臂钻机身9和内孔研具10;
摇臂钻工作台1为一矩形板体,摇臂钻机身9为一圆柱结构,摇臂钻机身9的一端嵌入并连接所述摇臂钻工作台1,另一端与摇臂钻摇臂8滑动连接,用于为摇臂钻摇臂8提供竖直移动的轨道;
工作组件3为一中部具有镂空结构的板体,镂空结构为圆形,工作组件3还具有一圆形凹陷,该圆形凹陷与镂空结构同心设置;
轴承环11匹配的嵌入工作组件3的圆形凹陷,轴承环11的上端面与工作组件3的上端面齐平;
工作组件3与摇臂钻工作台1可拆卸连接;
外导向组件4为一空心圆柱形结构,其底端具有一凸缘,外导向组件4与工作组件3共心安装,凸缘于工作组件3通过螺钉连接;
摇臂钻摇臂8与摇臂钻主轴7的顶端滑动连接,并为摇臂钻主轴7提供沿水平方向移动的轨道;
摇臂钻主轴7的底端与万向联轴节6的一端连接;
万向联轴节6的另一端与内导向组件5的顶端连接,用于调节内导向组件5的相对位置;
内导向组件5为与外导向组件4相匹配的空心圆柱结构,外导向组件4用于套在内导向组件5外周;
内导向组件5的底端安装内孔研具10,用于对轴承内孔进行研磨。
可选的,
工作组件3和轴承环11上端面与摇臂钻工作台1之间的平行度不大于0.01mm。
可选的,
外导向组件4与工作组件3的同轴度不大于0.01mm。
可选的,
拉直工作组件3侧端面在0.01mm以内
可选的,
该装置还包括压板组件2,压板组件2设置在工作组件3的上端,并通过螺钉与摇臂钻工作台1连接,用于与摇臂钻工作台1共同压紧所述工作组件3。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启动摇臂钻,将旋转的内导向组件5引入外导向组件4内,通过万向联轴节6调整内导向组件5的空间位置,通过升降摇臂钻主轴7研磨轴承环11内孔。从而通过对万向联轴节6进行微调来调整内导向组件5的位置,提高轴承内孔的圆度精度在0.002mm以内。通过调整内孔研具的位置提高圆柱度的精度在0.002mm以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轴承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摇臂钻工作;2、压板组件;3、工作组件;4、外导向组件;5、内导向组件;6、万向联轴节;7、摇臂钻主轴;8、摇臂钻摇臂;9、摇臂钻机身;10、内孔研具;11、轴承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承加工装置,用于有效提高轴承内孔的研磨精度。
如图1所示,该装置具体包括1、摇臂钻工作;2、压板组件;3、工作组件;4、外导向组件;5、内导向组件;6、万向联轴节;7、摇臂钻主轴;8、摇臂钻摇臂;9、摇臂钻机身;10、内孔研具和11、轴承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奥普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春奥普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428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