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桁架式大梁岸桥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43055.3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7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林伟华;李义明;汪杰;曾鹏;张明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5/02 | 分类号: | B66C5/02;B66C1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300 | 代理人: | 徐颖聪 |
地址: | 20012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桁架 大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港口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桁架式大梁岸桥。
背景技术
岸桥是一种用来在岸边对船舶上的集装箱进行装卸的设备,在港口集装箱的装卸系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国际贸易进程的加快、港口货运量的增大,岸桥设备也随之逐渐大型化。但由于码头承载力的限制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其对岸桥设备的轻量化和节能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岸桥参数的增大,前后伸距的增加,岸桥主梁对重量、风载荷及其产生的轮压和能耗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而传统岸桥的主梁大多采用实腹式箱形结构,其不但自身重量重、能耗高,而且还会使得迎风面积大,导致承受的风载荷大。为了解决前述岸桥设备自身重量大的问题,现有技术中,有少数岸桥采用板材与桁架组合的主梁结构来减轻岸桥的重量,如主梁两边采用两根焊接组合工字梁,上下水平面内布置平面桁架,垂直平面内布置桁架或者框架。这种板梁与桁架的组合结构主梁通过将上下平面设置成桁架结构,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了岸桥设备自身的重量,但这种重量减少有限,而且两边仍为板状结构,依旧存在迎风面积大、能耗高的问题。为进一步减少岸桥自身重量、减少迎风面积,现有技术中,也有岸桥采用前大梁为三角形管桁架式结构、后大梁为箱形板梁结构的主梁,但这种三角形管式结构主梁大多都只能用于参数小、工作级别较低的小型岸桥。
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献CN201210431047公开了一种折臂大梁起重机,该折臂大梁起重机的折臂大梁包括折臂内段大梁以及与折臂内段大梁相连的折臂外侧大梁,折臂外侧大梁为桁架结构,折臂内侧大梁为双箱梯形梁结构,即该发明提供的折臂大梁起重机靠海侧的折臂外侧大梁为桁架结构形式,而靠陆侧的折臂内段大梁仍采用常规的双箱梯形梁结构。因桁架结构在保证大梁刚度的同时,在重量上会比同等要求的箱形结构重量上轻20%到30%,该发明专利文献提供的折臂大梁起重机通过将折臂外侧大梁设置为桁架结构,虽然能减轻岸桥自身的重量,降低岸桥的使用能耗,也能相应的减少迎风面积,但因折臂内侧大梁、后大梁依旧为双箱梯形梁结构,所减少的岸桥自身重量、使用能耗和迎风面积有限,后大梁依旧存在自身重量大、迎风面积大、能耗高的问题。
又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献CN01253395公开了一种轻型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主要由海侧门框、陆侧门框、海侧上横梁、中梁、前伸梁、后伸梁、梯形架、中梁前铰点、前拉杆、运行小车、吊具、起升钢丝绳、机器房、驾驶室、运行台车、行走车轮和陆侧上横梁组成。海侧门框、陆侧门框、海侧上横梁和陆侧上横梁组成结构框架用以支撑该实用新型所有上部结构和机构,在海侧上横梁的上平面两端设有支座与梯形架连接,中梁在海侧上横梁和陆侧上横梁下并与它们刚性连接,前伸梁长29.2~34.2m、处于悬臂状态并可绕中梁前铰点作俯仰动作,由梯形架以及前拉杆共同拉住,通过中梁前铰点与中梁铰接连接,后伸梁与中梁刚性连接,前伸梁、中梁、后伸梁组成一结构平面,其轴线与码头岸线垂直,运行小车设置在结构平面下,通过其滚轮沿前伸梁、后伸梁、中梁上的轨道前后运行,吊具下的额定载荷为30.5~35吨并通过起升钢丝绳悬挂于运行小车下,放置驱动机构和电气设备的机器房设置在后伸梁上,为便于驾驶员观察吊具的对箱作业,驾驶室布置在运行小车后下侧并跟随运行小车运行,海侧门框、陆侧门框下各有两个支座分别支撑在4套运行台车[俗称支腿]上,运行台车均配有行走车轮,四套运行台车通过行走车轮两两分别运行在与码头岸线平行且自身平行的两条轨道上以便进行整机移位。其中,海侧门框的中心线与陆侧门框的中心线距离即轨距为10~10.5米,前伸梁采用三角形管桁架结构,后伸梁为梯形板梁桁架结构。该实用新型专利文献提供的轻型岸边集装箱起重机,通过将前伸梁设置为三角形管桁架结构,后伸梁设置为梯形板梁桁架结构来降低起重机自身重量和迎风面积,达到轻量化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目的。但因后伸梁为梯形板梁桁架结构,即其上下片梁设置为桁架结构,而左右片梁依旧为实腹式板状结构,使得该起重机依旧存在重量大、能耗高和迎风面积大的问题。
前述发明专利申请文献CN201210431047公开的折臂大梁起重机和实用新型专利文献CN01253395公开的轻型岸边集装箱起重机,通过将前大梁或者后大梁的上下片梁设置为桁架结构,虽然能相应减轻岸桥自身的重量,也能减少相应的迎风面积,但因后大梁或者后大梁的左右片梁依旧采用实腹式板梁结构,使得后大梁依旧存在自身重量大、能耗高和迎风面积大的问题,且仅能应用于额定载荷较小,前伸距不大的小型岸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430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程序文件下载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全方位移动龙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