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李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44079.0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8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秋桂;尹宇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9/04 | 分类号: | B60R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01 | 代理人: | 何晖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李 盘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李架,特别是指一种可依需求延伸承置空间功能的行李盘结构。
背景技术
为方便随车搭载如行李箱、工具、大型物品或各式运动器材等物品,一般均会在车顶组装一行李架,以方便上述物品的装载运送。而由先前技术可知,一般行李架置于车顶后,利用固定架穿设行李架,使行李架锁固于车顶的两侧,达到固定的目的。
但是,因为一般车用的行李架为一体式结构,并且体积大,不仅占空间,且制造、包装及运送等作业也甚为不便,而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乃针对前述现有技术问题深入探讨,并借由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研发与制造经验,积极寻求解决之道,经过长期努力的研究与发展,终于成功的开发出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盘结构,以改善现有技术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李盘结构,将行李盘通过设计形成一可依照需求组装或拆解成不同大小的行李盘,具有缩小结构体积的功能,并且使制造、包装更加简易。
可达到上述目的的结构,其安装于车顶两侧的固定柱上,该行李盘结构包括:一第一侧栅栏、一第二侧栅栏以及至少一个以上的连接扣件;
该第一侧栅栏具有一上管身及一下管身,上管身与下管身形成一ㄇ字形的外形结构,该下管身设有网架,该上管身与下管身通过连接扣件组合为一体,该连接扣件的上、下端分别设有安装孔,并于相对第一侧栅栏的上管身、下管身一侧分别设置有延伸管;
该第二侧栅栏与第一侧栅栏相对设置,其具有与第一侧栅栏相同的上管身、下管身以及网架结构;
该第一侧栅栏、第二侧栅栏之间再通过一连接扣件将两者的延伸管组装为一体,形成一承置空间朝上方的行李盘结构。
上述即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行李盘结构,其具有组装简易以及可节省包装体积的优点。
此外,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包括一种可以调整行李盘大小的结构,其同样安装于车顶两侧的固定柱上,该行李盘结构包括:一第一侧栅栏、一第二侧栅栏、一个以上的连接扣件以及一辅助架;
该第一侧栅栏具有一上管身及一下管身,上管身与下管身形成一ㄇ字形的外形结构,该下管身设有网架,该上管身与下管身通过连接扣件组合为一体,该连接扣件的上、下端分别设有安装孔,并于相对第一侧栅栏的上管身、下管身一侧分别设置有延伸管;
该第二侧栅栏与第一侧栅栏相对设置,其具有与第一侧栅栏相同的上管身、下管身以及网架结构;
该辅助架组装于两个连接扣件之间,该辅助架同样具有一上管身及下管身,并且该下管身设置有网架;
将该辅助架两侧的上管身与下管身分别组装连接扣件,再将第一侧栅栏、第二侧栅栏的延伸管分别组装于前述的连接扣件上,得到具有承置空间较大的行李盘结构。
其中,该连接扣件上设置有穿孔,该延伸管上设有接合部,将接合部组装于连接扣件内,并通过一结合栓将上管身、下管身或是延伸管锁合固定。
其中,该连接扣件设有弹性扣件,该上管身、下管身或是延伸管设置有接合部,将弹性扣件穿组在连接扣件并固定在延伸管的接合部上,使连接扣件与延伸管连接成一体。
其中,该延伸管设置有修饰片,供连接物品组装,使得行李盘结合于车顶上。
其中,该第一侧栅栏的网架具有由下往上倾斜的包覆面。
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的功效简要说明如下:
1.本实用新型有别于以往的行李架结构存在体积大以及无法变化承置空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仅须通过辅助架即可增加或减少承置空间。
2.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连接扣件连接上、下管身以及延伸管,该连接扣件可通过结合栓与螺帽,或者是在连接扣件组装弹性扣件,使得组装更加简易、迅速。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立体图;
图2:该连接扣件结合状态图;
图3:该修饰片的结合状态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立体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分解立体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第一实施方式
10 第一侧栅栏
11 上管身
12 下管身
13 网架
131包覆面
14 延伸管
141接合部
142修饰片
20 第二侧栅栏
21 上管身
22 下管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440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