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射机构及压铸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44394.3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6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姜建新;尤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吉厚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0 | 分类号: | B22D1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蔡蓉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构 压铸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射机构及压铸机。
背景技术
随着“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轻质合金部件替代部分黑色金属部件越来越被重视,同时也推动了轻质合金压铸行业的发展。改进压铸机的结构,提高压铸机的整体性能,有利于增强压铸机以及压铸件的竞争力。压射机构的压射杆与锁模液压缸的配合使用,用于提高冲头的寿命以及设备的可靠性。由于当前的液压缸设备结构往往依然是安装传统的液压缸进行设计生产,因此当液压缸运动速度增加后,如未作减速处理,液压缸活塞与缸体将发生机械碰撞,产生冲击、噪声,具有破坏性,严重时设置导致液压缸损坏,当液压缸运动至行程终点时具有较大动能,因此导致当前的液压缸在进行高速运行时的稳定性较差,使用寿命较短,无法有效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射机构,其使用寿命长,运行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其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降低维修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压射机构,包括控制系统、机架、进料机构以及锁模液压缸,进料机构和锁模液压缸分别安装于机架,进料机构与锁模液压缸分别与控制系统电连接,锁模液压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杆,缸体开设有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活塞杆位于缸体内的一端设置有活塞,活塞包括活塞本体、缓冲垫以及第一橡胶层,活塞本体与活塞杆螺纹连接,活塞本体远离活塞杆的一端设有缓冲垫,缓冲垫远离活塞本体的一侧设有多个凸起,第一橡胶层通过多个凸起嵌设于缓冲垫。
进料机构包括进料管、保温炉和压射杆,保温炉与进料管连通,进料管连通有模具,压射杆位于进料管内的一端设置有冲头,压射杆远离冲头的一端与活塞杆同轴连接,活塞杆带动压射杆往复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进料管靠近活塞杆的一端的侧壁开设有进料孔,保温炉与进料孔通过阀门连接,阀门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压射杆远离冲头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活塞杆设有与第一连接部对应的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螺纹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冲头靠近压射杆的一侧与进料管的顶壁抵靠时,进料孔的轴线位于冲头远离压射杆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缸体的底部设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缓冲弹簧,缓冲装置与缸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凹槽,第一橡胶层远离活塞杆的一端设有与环形凹槽配合的环形凸起。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缸体的内壁设有导向块,导向块两端分别连接缸体的顶部与缸体的底部,活塞设有与导向块配合的滑动槽。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导向块沿缸体的轴线两侧对称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缸体还设置有第一节流孔与第一节流阀,第一节流孔分别与缸体的内部以及第一油口连通,第一节流阀设置于第一节流孔内用于控制第一节流孔的流量。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多个凸起呈圆周阵列均匀分布。
一种压铸机,其包括上述压射机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射机构及压铸机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橡胶层与缓冲垫的联合使用,实现活塞杆对缸体的底部的冲击力的缓冲。同时,缓冲垫设有凸起,一方面使第一橡胶层与缓冲垫之间的连接更牢固,另一方面增强缓冲效果,延长锁模液压缸的使用寿命。且压射杆与活塞杆同轴连接的方式,增强了压射机构运行时的稳定性,延长安装有该压射机构的压铸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 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模液压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缸体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Ⅳ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吉厚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吉厚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443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