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FPC焊接端的金手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44813.3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4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强;李金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鸿展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11 | 分类号: | H05K1/1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74 | 代理人: | 尹怀勤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fpc 焊接 手指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屏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用于触控显示屏上FPC焊接端的金手指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触控屏上采用的FPC焊接端金手指一般采用焊接面金手指与非焊接面金手指长度错开但在同一个面金手指长度是相等的结构,该结构存在以下三个问题:1、焊接端金手指抗剪切应力能力低,在生产、组装及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整个焊接端金手指靠近根部断裂;2、焊接端金手指焊接工艺难度较大,容易造成虚焊、假焊、焊接位脱落的问题;3、焊接端金手指抗弯折能力差易变形,使得焊接装配后产品寿命及可靠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FPC焊接端的金手指结构,设于焊接部上的相邻两根第一金手指长度不相等,设于非焊接部上的相邻两根第二金手指长度不相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FPC焊接端的金手指结构,包括,焊接部,设于焊接部上的第一金手指及焊接部阻焊层;非焊接部,设于非焊接部上的第二金手指及非焊接部阻焊层;所述焊接部阻焊层表面呈波浪形,位于焊接部阻焊层表面的相邻波峰及波谷分别位于相邻的两根第一金手指中心线上;相邻的两根第一金手指长度不相等;所述非焊接部阻焊层表面呈波浪形,位于非焊接部阻焊层表面的相邻波峰及波谷分别位于相邻的两根第二金手指中心线上;相邻的两根第二金手指长度不相等;焊接部阻焊层与非焊接部阻焊层相重叠时,焊接部阻焊层表面的波峰/波谷与非焊接部阻焊层表面的波谷/波峰相结合。
优选地,焊接部阻焊层与非焊接部阻焊层相重叠时,焊接部阻焊层表面的波峰与非焊接部阻焊层表面的波谷相结合,且波峰和波谷镜像对称;焊接部阻焊层表面的波谷与非焊接部阻焊层表面的波峰相结合,且波谷与波峰镜像对称。
优选地,焊接部阻焊层表面的相邻波峰及波谷之间通过圆弧连接;非焊接部阻焊层表面的相邻波峰及波谷之间通过圆弧连接。
有益技术效果:设于焊接部上的相邻两根第一金手指长度不相等,二者长度相差至少0.3mm;设于非焊接部上的相邻两根第二金手指长度不相等,二者长度相差至少0.3mm;且焊接部与非焊接部相重叠时,第一金手指与第二金手指交错结合,相结合的第一金手指与第二金手指相差0.3mm,相结合第一金手指及第二金手指长度不一致、相邻的两根第一金手指长度不一致及相邻的两根第二金手指长度不一致三个因素,增大了金手指抗剪切应力同时加大了焊锡在第一、第二金手指及相邻两根金手指间的流动性,避免了在生产或组装过程中存在的弯折或变形导致金手指整面断裂的问题及虚焊、假焊、焊接脱落的异常,使得产品在可靠性及使用寿命上有了极大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焊接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非焊接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焊接部与非焊接部相结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FPC焊接端的金手指结构包括,焊接部1,设于焊接部上的第一金手指2及焊接部阻焊层11;非焊接部3,设于非焊接部上的第二金手指4及非焊接部阻焊层31;所述焊接部阻焊层11表面呈波浪形,位于焊接部阻焊层11表面的相邻波峰11a及波谷11b分别位于相邻的两根第一金手指2中心线上;相邻的两根第一金手指2长度不相等;所述非焊接部阻焊层31表面呈波浪形,位于非焊接部阻焊层表面的相邻波峰31a及波谷31b分别位于相邻的两根第二金手指4中心线上;相邻的两根第二金手指4长度不相等。
如图3所示,焊接部阻焊层11与非焊接部阻焊层31相重叠时,焊接部阻焊层表面的波峰/波谷与非焊接部阻焊层表面的波谷/波峰相结合。即,焊接部阻焊层表面的波峰11a与非焊接部阻焊层表面的波谷31b相结合,且波峰11a和波谷31b镜像对称;焊接部阻焊层表面的波谷11b与非焊接部阻焊层表面的波峰31a相结合,且波谷与波峰镜像对称。
本实施例中,焊接部阻焊层表面的相邻波峰11a及波谷11b之间通过圆弧连接,使焊接部阻焊层表面呈正弦波形;非焊接部阻焊层表面的相邻波峰31a及波谷31b之间通过圆弧连接,使非焊接部阻焊层表面呈正弦波形。
焊接部表面的阻焊层波峰11a与波谷11b之间的距离应大于等于0.3mm,非焊接部阻焊层波峰与波谷之间的距离应大于等于0.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鸿展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鸿展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448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眼植入物的输送系统
- 下一篇:一种掘进机用锚杆钻机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