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化装配线快速升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44992.0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31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萌;王玉峰;李秋;吴善学;姬凤鸣;朱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一汽富维安道拓汽车金属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B65G37/02;B65G47/7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付登云 |
地址: | 130033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托盘 举升机构 支撑架 导轨 气缸 自动化装配线 快速升降机 向上延伸 导柱 滑块 本实用新型 滑动配合 混线生产 节拍控制 上下移动 竖直设置 活塞杆 竖直 节拍 移栽 升降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化装配线快速升降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托盘举升机构,所述托盘举升机构上安装有升降移栽机构,所述机架包括水平放置的支撑架和支撑架后端向上延伸的框架,所述框架内安装有竖直的气缸,所述框架内还安装有两个竖直设置的导轨,两个所述导轨分别位于所述气缸的两侧,所述支撑架的前端向上延伸有3根导柱,所述托盘举升机构的后端设有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分别与两个所述导轨相配合,所述托盘举升机构的前端与3根所述导柱滑动配合,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托盘举升机构连接,以带动所述托盘举升机构上下移动。能够满足新迈腾、奥迪A4和CC混线生产的节拍要求,能够将节拍控制在20s之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化装配线快速升降机,主要应用于汽车组装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装配线已实现流水线作业,托盘承载着产品在流水装配线上按照各个工位进行流转,当托盘流转到流水装配线的末端时,产品从托盘取出,而此时需要将托盘转移至流水装配线的首端,因而需要将托盘通过升降机移动到流水装配线下方的辅助传送带,辅助传送带带动托盘移动到辅助传送带的另一端(位于流水装配线的首端),再通过另一个升降机将托盘上升转移至流水装配线的首端。
现有的升降机的工作周期为35s,影响整个流水线的作业效率,由于现有的升降机采用伺服电机带动,即使增大伺服电机的额定功率,也止咳将升降机的工作周期降为32s,如继续增大伺服电机的功率,会带来整个升降机的严重抖动,对周围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影响,也会影响升降机的使用寿命,因而如何将升降机的工作周期控制在20s内以及降低工作周期防止升降机出现抖动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化装配线快速升降机以满足新迈腾、奥迪A4和CC混线生产的节拍要求,能够将节拍控制在20s之内。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动化装配线快速升降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托盘举升机构,所述托盘举升机构上安装有升降移栽机构,所述机架包括水平放置的支撑架和支撑架后端向上延伸的框架,所述框架内安装有竖直的气缸,所述框架内还安装有两个竖直设置的导轨,两个所述导轨分别位于所述气缸的两侧,所述支撑架的前端向上延伸有3根导柱,所述托盘举升机构的后端设有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分别与两个所述导轨相配合,所述托盘举升机构的前端与3根所述导柱滑动配合,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托盘举升机构连接,以带动所述托盘举升机构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框架的一侧为所述托盘举升机构,所述框架的另一侧安装有配重块,所述框架的顶端安装有定滑轮,所述配重块的上侧固定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定滑轮与所述托盘举升机构连接。
或者,所述钢丝绳采用链条,所述定滑轮采用链轮。
优选的,所述框架的上部还安装有两个顶块,两个所述顶块的高度相同,两个所述顶块位于所述托盘举升机构的正上方,在所述托盘举升机构位于上工位时,所述托盘举升机构与两个所述顶块相接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框架的上部还安装有气弹簧,所述气弹簧位于两个所述顶块之间,所述气弹簧,在所述托盘举升机构位于上工位时,所述气弹簧与所述托盘举升机构接触,且所述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机架的底部的四角均固定有用于与地面固定的角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托盘举升机构包括竖板和横板,所述竖板作为所述托盘举升机构的后端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所述横板水平设置且与所述竖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板的后端向上延伸有3块加强筋,3块所述加强筋与所述竖板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移栽机构安装在所述横板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移栽机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传送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3根所述导柱的顶端均通过一根横梁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一汽富维安道拓汽车金属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长春一汽富维安道拓汽车金属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449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