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化学品船用立式二硫化碳泵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46035.1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8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袁丹青;丛小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7/02 | 分类号: | F04D7/02;F04D13/06;F04D29/10;F04D29/22;F04D29/58;F04D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201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学品 立式 二硫化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化学品船用立式二硫化碳泵。
背景技术
二硫化碳是一种广泛性的酶抑制剂,具有细胞毒作用,可破坏细胞的正常代谢,干扰脂蛋白代谢而造成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及全身主要脏器的损害。同时二硫化碳也是一级易燃液体,自燃点100℃,遇到微小的火星就能爆炸着火,受高热或日晒能自燃。目前,普通的立式泵无法满足二硫化碳传输的工况要求,二硫化碳易挥发,易燃,是神经毒剂,这就要求泵具有安全可靠的泄压装置和冷却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化学品船用立式二硫化碳泵,此泵可保证提高机械密封使用寿命、运行稳定、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化学品船用立式二硫化碳泵,包括电机、第一联轴器、第一支架、轴承盖、轴承、轴承盒、第一空腔、中轴、出口、下轴、导流壳、叶轮、过滤网、上内管、出水口、进水口、出液口、进液口、管道、真空破坏阀、压力表、第一机械密封、第二机械密封、O型圈、第二联轴器、上轴、第二空腔、下内管、进口,所述电机位于在支架的顶端,电机的输出轴与上轴通过第一联轴器连接,所述轴承安装在轴承盒的中心孔内,所述轴承盖位于在轴承盒的顶端,轴承盖底面与轴承的顶端相接,所述第一机械密封安装在上轴上,轴承盒下端,第二机械密封位于第一机械密封下端,所述上轴与中轴用第二联轴器连接,所述上内管通过O型圈一端与第一支撑机构连接,另一端与中轴连接,所述下内管通过O型圈一端与中轴连接,另一端与下轴连接,所述中轴与下轴通过第二联轴器连接,所述下内管的底端安装有导流壳,所述叶轮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轴套上,所述第一轴套位于下轴,所述下轴底端为进液口,所述管道进口位于进液口右侧,所述进液口下端设过滤网,所述出液口位于上轴右侧,第二机械密封下端,所述进水口位于第二空腔上,第二机械密封处,所述出水口位于中轴上部,所述管道一端与出口相连,出口位于第二空腔,一端与进口相连,管道上设真空破坏阀和压力表,真空破坏阀位于压力表和管道之间。
所述第一机械密封包括轴套、第一连接环、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轴套设置在轴承盒下方,轴套与轴焊接相连,第一连接环位于轴套上,第一连接环上端设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通过螺母连接,第二支撑杆与第二支架焊接固定,并通过螺母加以二次固定。
所述第二机械密封包括副叶轮、螺纹槽、密封圈、第一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为圆柱体结构,截面为倒凸字形,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撑机构采用螺栓连接,副叶轮位于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撑机构之间,所述密封圈位于副叶轮上端,上轴上设螺纹槽,位于副叶轮下方,所述第一机械密封、第二机械密封与第二支架围绕上轴构成第一空腔。
所述轴承为镍铝青铜材料。
本实用新型具有有益效果,第一机械密封与第二机械密封中间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左侧装有管道,管道上有真空破坏阀和压力表,一旦腔体内压力增大,真空破坏阀打开,二硫化碳可通过管道传输出去,增加了泵的可靠性;第二机械密封螺纹旋向跟液体泄露的方向相反,增加液体泄露的阻力,降低了压差,同时副叶轮进一步增加泄露液体的阻力,延长了机械密封的使用寿命;通过进水口和出水口在第二空腔内不断注入清水,可起到冷却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图;
图3为图1本实用新型B处放大图;
图4为图1本实用新型C处放大图
图中:1.电机,2‐第一联轴器,3‐第一支架,4‐轴承盖,5‐轴承,6‐轴承盒,7‐副叶轮,8‐螺纹槽,9‐第一空腔,10‐中轴,11‐出口,12‐下轴,13‐导流壳,14‐叶轮,15‐过滤网,16‐上内管,17‐出水口,18‐进水口,19‐出液口,20‐进液口,21‐管道,22‐真空破坏阀,23‐压力表,24‐第一机械密封,25‐第二机械密封,26‐O型圈,27‐第二联轴器,28‐上轴,29‐第二空腔,30‐下内管,31‐轴套,32‐进口,33‐密封圈,34‐第一支撑杆、35‐第一连接环、36‐第二支撑杆、37‐第二支架、38‐第一支撑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460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耐腐蚀抽油杆用钢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耐高温钨钼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