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乙烯蜡生产型密闭式脱色过滤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48288.2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0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焦京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赛诺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0 | 分类号: | B01D3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乙烯 生产 密闭式 脱色 过滤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脱色设备领域装置,尤其是一种脱色效果稳定,质量显著提高,整体稳定性强,使用寿命长的聚乙烯蜡生产型密闭式脱色过滤机。
背景技术
过滤机是根据各行业固液分离过滤中常见的问题,引进行业国际先进技术开发研制而成的,滤叶采用了特种不锈钢滤网,寿命长、产量大、精度高;独创的压油机构,渣中含油低、易操作、便于排渣,适用于油脂、化工、医药等行业,液体中的料渣或活性碳过滤或脱水过滤,替代板框过滤机,造成脱色滤液内含有较细活性炭粉,导致滤液质量达不到生产要求,给生产企业带来诸多不利因素,目前使用振动器进行排渣,运作时整体振动会降低整体的使用寿命,需要频繁的进行养护以及检查;在脱色过程中会产生不均匀的情况,会出现脱色质量不稳定的状况。
目前,关于本专利,公知的技术构造是主要包括罐体,机架体,机架座,进液管,排气管,滤室,出液管,振动器。该聚乙烯蜡脱色过滤机 液体进行过滤后直接排出容易产生大量残留色,出现脱色不均匀,质量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情况,在进行残渣排出时整体振动,会使过滤机整体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费用增加,长时间使用后罐体中会产生难闻的气味污染外部环境。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聚乙烯蜡生产型密闭式脱色过滤机,该聚乙烯蜡生产型密闭式脱色过滤机局部进行振动排渣,提高整体使用寿命,减少养护费用,缓冲室能够将液体搅匀后再次进行过滤,有利于提高脱色质量以及效果,双重过滤进一步提高脱色的质量,整体稳定性较强,并且无异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罐体、机架体、机架座、进液管、第一滤室、缓冲室、转轴、叶片、第二滤室、排气管、出液管、残渣室、振动器、除臭层。
所述机架体安装在机架座上,所述罐体位于机架体中,所述罐体上方一侧设有排气管,另一侧设有进液管,所述罐体底端设有出液管,所述进液管以及出液管中均设有除臭层,所述罐体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滤室,残渣室,缓冲室以及第二滤室,所述叶片安装在转轴上,所述转轴安装在缓冲室中,所述振动器安装在残渣室上。
所述残渣室底部为倾斜状,残渣室一侧设有出渣口。
所述第二滤室中设有微孔膜滤芯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局部进行振动排渣,提高整体使用寿命,减少养护费用,缓冲室能够将液体搅匀后再次进行过滤,有利于提高脱色质量以及效果,双重过滤进一步提高脱色的质量,整体稳定性较强,并且无异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聚乙烯蜡生产型密闭式脱色过滤机实施例的构造图。
图中
1、罐体
2、机架体
3、机架座
4、进液管
5、第一滤室
6、缓冲室
7、转轴
8、叶片
9、第二滤室
10、排气管
11、出液管
12、残渣室
13、振动器
14、除臭层。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罐体1、机架体2、机架座3、进液管4、第一滤室5、缓冲室6、转轴7、叶片8、第二滤室9、排气管10、出液管11、残渣室12、振动器13、除臭层14。
所述机架体2安装在机架座1上,所述罐体1位于机架体2中,所述罐体上方一侧设有排气管10,另一侧设有进液管4,所述罐体1底端设有出液管11,所述进液管4以及出液管11中均设有除臭层14,所述罐体1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滤室5,残渣室12,缓冲室6以及第二滤室9,所述叶片8安装在转轴7上,所述转轴7安装在缓冲室6中,所述振动器13安装在残渣室12上;所述残渣室12底部为倾斜状,残渣室12一侧设有出渣口;所述第二滤室9中设有微孔膜滤芯膜。
具体实施时,液体通过进液管4进入罐体1中,先通过第一滤室5进行过滤,再进入缓冲室6通过旋转的叶片8进行均匀一次过滤后的液体,再进入第二滤室9,最后通过出液管11排除,在排渣时打开振动器使残渣室12振动,通过残渣口排出。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
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赛诺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赛诺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482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