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支架导风圈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48560.7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1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李道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泛仕达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54 | 分类号: | F04D29/5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唐京桥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架 风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架导风圈。
背景技术
支架导风圈是应用比较广泛的导风装置,有换气、通风、散热等功用。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导风圈是支架与风机分离的结构,后期通过焊接或者螺丝钉进行连接装配。
传统支架导风圈一般制作工艺:金属导风圈--开料--冲孔---翻孔--切边--整型;金属支架--开料--落料--成型--(拉深);支架与导风圈焊接--除油除锈--喷涂--与风机装配。传统工艺中间工序多,如支架与导风圈用螺钉连接则省掉焊接工序,要10道工序,10个工人才能完成,成产效率低,成本很高;传统工艺生产的产品尺寸不稳定,一致性差,易造成返工,耗材多;传统工艺装配中,风机安装中心很难保证与导风圈同心,风机叶片与导风圈间隙不一致,气流稳定不均匀,受力不均匀,易使风机性能不稳定,振动大,噪音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架导风圈,一体注塑成型,生产效率高,整体结构简单新颖,便于风机安装,牢固耐用,质量稳定,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支架导风圈,包括:
支架1和导风圈2;支架1包括:支架盘11、支架腿12和支架梁13;支架梁13一端与支架盘11连接,另一端与支架腿12连接;支架腿12的一端与导风圈2连接;支架1和导风圈2为一体结构;支架盘11与风机3的轮毂31连接,导风圈2设置在风机3的外周。
可选的,
导风圈2连接至少三个支架腿12。
可选的,
支架腿12与导风圈2的连接点在导风圈2上等距分布。
可选的,
支架腿12的下端装有支架脚14;支架脚14上设有安装孔。
可选的,
支架梁13与支架盘11所在平面呈夹角α,其中0°≤α<90°;支架梁13与支架腿12所在平面夹角呈β,其中0°<β≤90°。
可选的,
支架梁13上设有加强筋。
可选的,
支架盘11上设有容纳所述轮毂31上电机轴的中心孔,支架盘11上设有螺丝孔;风机3的轮毂31上匹配设有与螺丝孔数量相同的安装孔。
可选的,
支架盘11上设有供轮毂31上的凸柱嵌入的定位槽。
可选的,
支架1和导风圈2为一体注塑成型。
可选的,
支架1和导风圈2的一体注塑成型的材料是塑料。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支架导风圈,包括:支架1和导风圈2;支架1包括:支架盘11、支架腿12和支架梁13;支架梁13一端与支架盘11连接,另一端与支架腿12连接;支架腿12的一端与导风圈2连接;支架1和导风圈2为一体结构;支架盘11与风机3的轮毂31连接,导风圈2设置在风机3的外周。应用中,支架梁13连接支架盘11和支架腿13构成支架,将风机3的轮毂31安装在支架盘11上,整个结构呈轴对称,保证风机旋转的稳定性,导风圈安装在支架腿12上,可以保护风机3,同时起到加固的作用。一体结构即可一次注塑成型,一道工序,一人即可完成,既节省大量的人力成本,又保证生产的高效性;一体结构的尺寸标准,制作工艺稳定,质量可靠,无报废品,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整体结构简单新颖,便于安装,牢固耐用,质量稳定,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支架导风圈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支架导风圈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图4为图2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架导风圈,一体注塑成型,生产效率高,整体结构简单新颖,便于风机安装,牢固耐用,质量稳定,成本低。
下面参阅图1-图4,对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支架导风圈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支架导风圈实施例,包括:支架1和导风圈2;支架1包括:支架盘11、支架腿12和支架梁13;支架梁13一端与支架盘11连接,另一端与支架腿12连接;支架腿12的一端与导风圈2连接;支架1和导风圈2为一体结构;支架盘11与风机3的轮毂31连接,导风圈2设置在风机3的外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泛仕达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泛仕达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485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