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桶式建筑陶瓷干法造粒及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48992.8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2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南星;赵增怡;宁翔;徐佳杰;朱祚祥;程章云;花拥斌;刘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主分类号: | B28B1/00 | 分类号: | B28B1/00;B07B1/22;B07B1/42;B01J2/1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5218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334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陶瓷 干法造粒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桶式建筑陶瓷干法造粒及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桶式建筑陶瓷在生产加工中,需要对建筑陶瓷料进行造粒作业,传统的造粒作业都是采用造粒设备直接对建筑陶瓷料进行造粒作业,这样的方法在造粒时没有根据实际的建筑陶瓷料的颗粒大小来分筛进行,直接对不同颗粒大小的建筑陶瓷料一次性的造粒破碎,而不同颗粒大小的建筑陶瓷料中掺杂了大量的大块的建筑陶瓷块,这样的直接加工虽然能够做到对建筑陶瓷料的造粒,但是造粒结构的破坏极大,严重缩短了造粒结构的寿命,对造粒结构的破坏力极大,而且造粒的质量不够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桶式建筑陶瓷干法造粒及分离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桶式建筑陶瓷干法造粒及分离装置,包括初分离筛选筒和干法造粒筒,所述初分离筛选筒横向套设在干法造粒筒的上部,该初分离筛选筒的筒身上具有用于筛选不同颗粒大小的建筑陶瓷料的筛选孔,该初分离筛选筒的左端为敞开口,右端为加料口,所述的敞开口上设有一个置入到初分离筛选筒内用于止挡建筑陶瓷料的止挡塞盖,所述加料口处安装有加料端盖,所述初分离筛选筒的筒身外侧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环形转动轴承,所述干法造粒筒的上端设有一对匹配环形转动轴承支撑安装的环形轴承安装座,所述初分离筛选筒的右端面上设有一圈从动齿环,所述从动齿环的外侧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驱动齿轮,所述主动驱动齿轮匹配啮合所述从动齿环。
所述干法造粒筒的上端为匹配承接于上方初分离筛选筒的敞开口,该干法造粒筒的内部为一个斗型集料腔,所述斗型集料腔的下部设有对辊式的造粒机构。
优选地,所述的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干法造粒筒的一侧的悬挑板上。
优选地,所述的造粒机构包括主动造粒辊和从动造粒辊,所述的主动造粒辊和从动造粒辊呈镜像对称式地固定在所述斗型集料腔的下部,且该斗型集料腔的下料口匹配置于主动造粒辊和从动造粒辊之间的造粒碾压位的上方,所述主动造粒辊的一侧设有置于干法造粒筒外侧的从动皮带轮,对应着从动皮带轮所述干法造粒筒的一侧设有造粒电机,所述造粒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皮带轮,所述主动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于所述从动皮带轮。
优选地,所述的干法造粒筒的最下部设有一个对开式的出料门,所述出料门的一侧设有带动出料门做开合动作的出料气缸。
优选地,所述止挡塞盖的一侧设有方便止挡塞盖推入和脱出的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初分离筛选筒结构在对建筑陶瓷料造粒前,预先地对其进行筛选,将吻合颗粒大小的建筑陶瓷料先筛选出来,将不符合颗粒大小的建筑陶瓷料滞留到筒内,从初分离筛选筒筛分出的建筑陶瓷料直接落在对辊式的造粒机构上进行对辊造粒,设计的对辊式的造粒机构的能够轻松地完成造粒作业,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桶式建筑陶瓷干法造粒及分离装置,包括初分离筛选筒1和干法造粒筒2,初分离筛选筒横向套设在干法造粒筒2的上部,该初分离筛选筒1的筒身上具有用于筛选不同颗粒大小的建筑陶瓷料的筛选孔3,该初分离筛选筒1的左端为敞开口,右端为加料口,所述的敞开口上设有一个置入到初分离筛选筒内用于止挡建筑陶瓷料的止挡塞盖4,加料口处安装有加料端盖5,初分离筛选筒1的筒身外侧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环形转动轴承6,干法造粒筒2的上端设有一对匹配环形转动轴承6支撑安装的环形轴承安装座7,初分离筛选筒1的右端面上设有一圈从动齿环8,所述从动齿环8的外侧设有驱动电机9,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驱动齿轮10,主动驱动齿轮匹配啮合所述从动齿环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德镇陶瓷大学,未经景德镇陶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489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范围包裹式打印头
- 下一篇:一种多孔陶瓷表面磨平3D打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