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提拉杆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49773.1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3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朱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45C5/04 | 分类号: | A45C5/04;A45C13/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华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70 | 代理人: | 彭年才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拉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提拉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提拉杆。
背景技术
旅行箱是具有提拉杆和滚轮的行李箱,因其使用方便,携带衣物等成为人们旅行,出门必备的佳品,旅行箱可以手提也可以拖动,我们平时所用拉杆箱的轮子基本都在箱子的底部,而现代人有设计出了一款新形态的拉杆箱,将箱子设计成圆筒的造型,轮子则整个外包在箱子的外侧,这样的设计使得旅行箱能够更好的适应不同的地形,如直接拉着箱子就可以轻松上下楼梯。
目前提拉杆需要安装到旅行箱上才能够实现提起和拉动的效果,单个提拉杆的用途比较单一,使得人们不能够采用提拉杆需要运输一些物品,休息时,不能坐在提拉杆上,同时提栏杆又不便于进行存放,从而降低了提拉杆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提拉杆,具备多功能的优点,解决了功能单一会降低提拉杆实用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提拉杆,包括拉杆本体,所述拉杆本体底部的两侧均连接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正面与背面等距离设有半圆凸块,两个所述半圆凸块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第一支杆的底部设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的正面与背面等距离开设有卡孔,所述半圆凸块的外侧与卡孔的内侧活动卡接,所述第二支杆正面的底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内侧的背面贯穿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背面的两侧均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背面贯穿第二支杆并延伸至第二支杆的外侧,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连接有承重杆,所述连接杆的内侧设有滑槽,所述连接杆的正面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背面与滑槽的内侧卡接,两个所述第二支杆的底部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内侧连接有滚轮。
优选的,所述半圆凸块的外侧与第一支杆活动连接,所述半圆凸块的外侧与卡孔的内侧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拉杆本体的底部等距离设有指槽,所述指槽内侧的表面设有防滑层。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顶部设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底部贯穿连接杆并延伸至限位块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承重杆的两侧均与滑槽的内侧活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通过承重杆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底部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背面与第二支杆的表面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的使用,使得第一支杆上的半圆凸块能够嵌入到第二支杆的卡孔内,从而能够让提拉杆实现伸缩的功能,让提拉杆在存放时能够更加的方便,通过支架与滚轮的配合使用,使得提拉杆不用安装到旅行箱上就能实现滚轮带动提拉杆进行移动的效果,从而让提拉杆在移动时变得更加方便,通过连接杆与承重杆的配合使用,使得承重杆能够通过连接杆上的滑槽连接到连接杆上,从而让提拉杆能够通过承重杆带动一些物品进行移动,让提拉杆能够变得更加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杆与连接杆的使用,使得当连接杆安装上多个承重杆时,承重杆就能够承受人体的重量,从而让人们在需要休息时,能够坐到承重杆上,能够进一步提高提拉杆的实用性,通过限位块的使用,使得承重杆在卡入滑槽内时,限位块能够堵住滑槽,从而能够防止承重杆出现从滑槽内滑落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杆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半圆凸块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杆的侧视图。
图中:1拉杆本体、2第一支杆、3半圆凸块、4复位弹簧、5第二支杆、6卡孔、7连接杆、8转动轴、9支撑杆、10承重杆、11滑槽、12限位块、13支架、14滚轮、15指槽、16防滑层、17螺栓、18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497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除雾霾和回收细颗粒的装置
- 下一篇:组合式电袋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