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容启动的罩极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50751.7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3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彭心智;李磊;张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微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18 | 分类号: | H02K5/18;H02K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惟诚致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36 | 代理人: | 吕品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启动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容启动的罩极电机。
背景技术
罩极电机是结构最简单、应用最广的一种小型电机。罩极电机通常包括转子铁芯、定子铁芯、转轴和端盖,端盖包括前端盖和后端盖,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固定在定子铁芯前后两端,定子铁芯上设有定子绕组以及短路环,短路环的存在增加了定子铁芯的加工难度,不利于罩极电机大规模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电容启动的罩极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启动的罩极电机,包括转子铁芯、定子铁芯、转轴、端盖,所述端盖包括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固定在定子铁芯前后两端,所述定子铁芯上设有定子绕组,所述定子绕组包括主绕组和副绕组,所述副绕组与启动电容串连。
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启动的罩极电机,其中,所述主绕组由漆包线缠绕形成,所述漆包线为铝制漆包线,所述漆包线设置于热缩管内。
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启动的罩极电机,其中,所述定子铁芯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容纳启动电容的腔室,所述腔室为圆柱状。
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启动的罩极电机,其中,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向外延伸的散热筋。
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启动的罩极电机去掉了短路环,使定子铁芯的加工变得简单,提高了罩极电机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启动的罩极电机,其中,前端盖和后端盖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向外延伸的散热筋,因此具有优异的散热特性,罩极电机工作过程中内部产生的,传递到定子上的热量能被快速即时地传递到空气中快速散发,从而有效避免罩极电机内部因温升过高而烧毁电机线圈绕组的情况发生,使本实用新型的罩极电机可长期连续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启动的罩极电机的结构示意图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启动的罩极电机的内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启动的罩极电机中的启动电容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启动的罩极电机,包括转子铁芯1、定子铁芯2、转轴3、端盖,端盖包括前端盖4和后端盖5,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固定在定子铁芯2前后两端,定子铁芯2上设有定子绕组,定子绕组包括主绕组11和副绕组12,副绕组12与启动电容9串连。副绕组12串联一个启动电容9后和主绕组11并联。
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启动的罩极电机,其中,主绕组11由漆包线缠绕形成,漆包线为铝制漆包线,漆包线设置于热缩管内。
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启动的罩极电机,其中,副绕组12由漆包线缠绕形成,漆包线为铝制漆包线,漆包线设置于热缩管内。
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启动的罩极电机,其中,定子铁芯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容纳启动电容9的腔室13,腔室13为圆柱状。
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启动的罩极电机,其中,前端盖4和后端盖5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向外延伸的散热筋8。
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启动的罩极电机,其中,定子铁芯上设置有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包括夹持定子铁芯的两相对侧壁的第一散热板、第二散热板。第一散热板的一端、第二散热板的一端通过连接板连接在一起,第一散热板、第二散热板均连接有多个向外延伸的散热片,每一散热板上的多个散热片均平行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启动的罩极电机,其中,每一散热板上的多个散热片通过连接筋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启动的罩极电机,其中,定子绕组包括漆包线和绝缘体,绝缘体包括热缩管和黄蜡管,定子绕组上还设有热保护器,定子铁芯上的短路环去掉,外接启动电容。
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启动的罩极电机,其中,定子铁芯、转子铁芯为硅钢铁芯。
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启动的罩极电机去掉了短路环,使定子铁芯的加工变得简单,提高了罩极电机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启动的罩极电机,其中,前端盖和后端盖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向外延伸的散热筋,因此具有优异的散热特性,罩极电机工作过程中内部产生的,传递到定子上的热量能被快速即时地传递到空气中快速散发,从而有效避免罩极电机内部因温升过高而烧毁电机线圈绕组的情况发生,使本实用新型的罩极电机可长期连续工作。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微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微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507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体式软胶囊
- 下一篇:一种不易脱落的密闭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