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聚合反应釜的安全降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51730.7 | 申请日: | 2016-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5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胡鹏;叶东华;姚昌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F28D7/0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7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聚合 反应 安全 降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聚合反应釜的安全降温装置,用于对聚合反应釜进行有效降温。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的聚合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进而使反应釜内部的温度升高,导致气压升高,如果得不到及时冷却有可能发生火灾或者爆炸的危险,传统的冷却工艺是直接向反应釜内部注常温水,通过水对反应釜进行冷却降温,但是随着反应的进行,由于聚合之后聚合物体积缩小,进而导致冷却水和聚合反应釜的内壁接触面积减少,制约其降温效果,因此,在此反应过程中为保证反应体系稳定,故需要连续向聚合釜内注入常温水,但如果注入水量过多会造成聚合釜满釜,从而引发超压,出现单体泄露,导致火灾及爆炸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聚合反应釜的安全降温装置,通过此安全降温装置能够提高聚合反应的安全性,不仅节约了传统的用水量,而且保证了了聚合釜不会出现满釜,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聚合反应釜的安全降温装置,它包括自来水进水管,所述自来水进水管上安装有第一输送泵体,所述第一输送泵体之后的管路上通过冷却器入水管与冷却器相连,所述冷却器内部安装有毛细循环盘管,所述毛细循环盘管的进口与冷却器入水管相连,所述毛细循环盘管的出口与冷却器出水管相连,所述冷却器的底部侧壁连接有冷冻水入水管,在冷却器的顶部侧壁连接有冷冻水出水管,所述冷却器出水管与聚合釜相连。
所述自来水进水管上安装有第一阀门,所述冷却器入水管上安装有第二阀门。
所述冷却器入水管和冷却器出水管之间的自来水进水管上安装有第三阀门。
所述冷却器出水管上安装有第四阀门。
所述冷冻水出水管上安装有第二输送泵,第二输送泵的出口与系统用水管路相连。
所述冷却器出水管和聚合釜的管路依次安装有第五阀门、流量计、电磁阀和安全阀。
所述冷却器能够将流经毛细循环盘管内部的常温水降低8-12℃。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冷却器能够对经过毛细循环盘管内部的自来水进行有效的降温作业,进而将自来水的温度进行有效的降低,通过冷却的自来水对聚合釜进行降温作业。
2、通过在管路上设置多个阀门,能够选择性的使用自来水冷却,或者采用冷冻水之后的自来水进行冷却,当在夏季时由于自来水温度较高,此时选择将自来水通过冷却器,通过冷却器对自来水进行有效的降温;当在冬季,自来水的温度降低,就可以选择无需通过冷却器直接用自来水进行降温。
3、通过采用上述的安装降温装置,能够有效的节约用水,进而节约了水资源,单位体积的冷水降温效果要明显优于单位体积的常温自来水。
4、通过采用冷却之后的水进行降温,能够有效的降低用水量,进而防止了满釜的发生,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自来水进水管1、第一阀门2、第一输送泵体3、第二阀门4、第三阀门5、第四阀门6、冷却器出水管7、冷冻水入水管8、冷却器入水管9、冷却器10、毛细循环盘管11、第二输送泵12、冷冻水出水管13、系统用水管路14、电磁阀15、安全阀16、第五阀门17、流量计18、聚合釜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一种用于聚合反应釜的安全降温装置,它包括自来水进水管1,所述自来水进水管1上安装有第一输送泵体3,所述第一输送泵体3之后的管路上通过冷却器入水管9与冷却器10相连,所述冷却器10内部安装有毛细循环盘管11,所述毛细循环盘管11的进口与冷却器入水管9相连,所述毛细循环盘管11的出口与冷却器出水管7相连,所述冷却器10的底部侧壁连接有冷冻水入水管8,在冷却器10的顶部侧壁连接有冷冻水出水管13,所述冷却器出水管7与聚合釜19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自来水进水管1上安装有第一阀门2,所述冷却器入水管9上安装有第二阀门4。通过设置两个阀门之间的切换能够选择对自来水进行冷却降温或者采用常温自来水,进而提高了选择的灵和性。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器入水管9和冷却器出水管7之间的自来水进水管1上安装有第三阀门5。通过第三阀门5与第一阀门2和第二阀门4之间的配合使用,能够保证自来水通过不同的管道。进而实现其不同的路径,选择对其进行降温或者不降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517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