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样制备时使用的机械缩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52469.2 | 申请日: | 2016-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7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奥灏;包军;翟嘉琪;郑智展;李小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浙江英普律师事务所33238 | 代理人: | 陈俊志,王炎军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使用 机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炭样品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样制备时使用的机械缩分装置,适用于煤质检验工作过程中人工制样部分的缩分操作环节。
背景技术
电厂对来煤进行煤质检验工作时,首先需要对大批煤炭进行采样和制样,制样工作是通过破碎、缩分、筛分、混合等操作,将采集的煤样制备成粒度小于0.2mm的一般分析试验煤样,供化验时取样检测。在煤质检验工作过程中,采样和制样产生的误差占整个煤炭质检验收过程的96%左右,而制样操作不当产生的误差有时并不亚于采样误差,因而制样代表性的高低对煤质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作用。尽管全过程自动机械化制样设备在电力系统已经开始投入使用,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维护成本高、设备清理困难、软件操作繁琐等一系列问题,因而目前各电厂主要采用人工制样方法。在人工制样操作过程中,缩分是最关键的操作环节,也是产生制样误差的主要来源,然而目前缩分过程存在制样人员缩分操作不当、缩分设备陈旧等问题,且煤样量较大会增加缩分时间,加大样品露置在空气中的水分损失,这对煤质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均产生了极大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避免缩分过程中发生堵煤现象,减少缩分时间,降低煤样的水分损失,减小由于制样人员操作不当产生的制样误差,提高煤样代表性,提出了一种机械缩分装置,适用于煤质检验工作过程中人工制样部分的缩分操作环节。该装置设计简单实用,加工成本低廉,易于推广。
本实用新型包括如下内容:一种煤样制备时使用的机械缩分装置,所述的装置包括鼓风机、电动机、入料漏斗、固定支架、落料管、接料斗及底座;
所述的鼓风机、电动机以及入料漏斗安装在固定支架的顶部;
所述入料漏斗和落料管相互固定,在电动机作用下二者能够实现旋转且转速可调;
所述接料斗固定在底座内。
优选地,所述的煤样制备时使用的机械缩分装置中的鼓风机安装在鼓风机底座上,所述的鼓风机底座能够转动使风扇出风方向垂直入料漏斗向下鼓风。
优选地,所述的煤样制备时使用的机械缩分装置中的入料漏斗的底端出口内径为被缩分煤样可能产生的标称最大粒度的3倍以上。
优选地,所述的煤样制备时使用的机械缩分装置中的落料管与入料漏斗出口端相连且可拆卸;根据被缩分煤样的标称最大粒度配备三种不同内径的落料管,其顶端入口与底端两出口内径分别为39mm、18mm、9mm。
优选地,所述的煤样制备时使用的机械缩分装置中的接料斗由两个完全相同的半抛物面锥体组成,分别编号为1号料斗与2号料斗;放置在底座上构成一个完整的抛物面锥体。
优选地,所述的煤样制备时使用的机械缩分装置中的底座为圆柱形,底部有地脚螺丝用于固定;其内径大小与接料斗相配套。
一种采用煤样机械缩分装置进行煤样制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进行煤样的缩分操作前,根据被缩分煤样的标称最大粒度选择正确内径的落料管,安装固定在入料漏斗上;将鼓风机旋转至风扇出风方向垂直入料漏斗的进料口向下,打开鼓风机清理落料管内部,舍弃残煤;
开始缩分时,打开电动机,入料漏斗和落料管开始匀速旋转,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至合适转速,将待缩分的煤样从入料漏斗上部进料口均匀倒入,倒入过程中注意不要发生堵煤现象;煤样经过落料管后一分为二从下端两出口落入接料斗中;将接料斗1号料斗内的煤样收集,2号料斗内的煤样舍弃,各次缩分操作应交替留样;
缩分完毕后,将鼓风机旋转至出风口垂直入料漏斗的进料口向下,打开鼓风机,将可能残留在落料管中的煤样吹出,并将1号料斗内吹出的煤样收集,与之前1号料斗收集的煤样合并,完成一次缩分操作。
具体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524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抹平新做混凝土外表面的装置
- 下一篇:重塑土样制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