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60%后排座椅靠背骨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53596.4 | 申请日: | 2016-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64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周华;许昌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和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68 | 分类号: | B60N2/68;B60N2/66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29 | 代理人: | 周绪洞 |
地址: | 317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60 后排 座椅 靠背 骨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座椅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汽车60%后排座椅靠背骨架。
背景技术
汽车60%后排座椅靠背骨架和40%汽车后排座椅靠背骨架分体装配实现了后排座椅的分区放倒,储物和乘坐可以同时兼顾,功能更多样化。汽车60%后排座椅靠背骨架由于宽度较宽,需要在中部偏向中央扶手箱侧放置一根较为粗的加强梁,加强梁与背部的支撑钢丝存在较大的落差,座椅表面受力时因为这段落差得不到有效支撑,造成表面牵扯力过大,引起乘坐不适或者表面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60%后排座椅靠背骨架,在加强梁附近设置更有效的支撑部件,减少了此处落差过大引起的乘坐不适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60%后排座椅靠背骨架,包括U型管框,U型管框中部偏左侧固定有竖向方形的加强梁,加强梁将U型管框分成中央靠背区域和侧边靠背区域,U型管框横向分布有横向支撑钢丝,U型管框竖向分布有竖向支撑钢丝,其特征在于:侧边靠背区域的横向支撑钢丝具有拱起段,拱起段靠近加强梁;中央靠背区域设有位置高于中央靠背区域的竖向支撑钢丝和横向支撑钢丝的竖向过渡钢丝,过渡钢丝靠近加强梁。
优选的,所述过渡钢丝的中部设有朝向加强梁凸起的凸起段。
优选的,所述U型管框的上梁与两个侧梁一体弯折而成,U型管框的下端连有下梁,下梁为一字型钢管,下梁的中部偏左侧设有冲压形成的凹陷段,所述加强梁的下端固定在凹陷段上,加强梁的上端端面设有与U型管框上梁适配的弧形凹槽,U型管框的上梁嵌入弧形凹槽中。
优选的,所述中央靠背区域和侧边靠背区域的下方分别设有腰托支撑钢丝。
优选的,所述侧边靠背区域外侧设有侧翼辅助支撑钢丝。
优选的,所述中央靠背区域和侧边靠背区域的上梁壁上分别设有头枕套管。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拱起段和过渡钢丝的设置使得加强梁与背部的支撑钢丝有一个阶梯下降的落差,骨架的填充物能够得到更有效的支撑,乘坐舒适度上升。
2、过渡钢丝的凸起段弥补了过渡钢丝与加强梁之间的间隙,且凸起段可以固定在加强梁上,过渡钢丝支撑更牢靠。
3、上梁与两个侧梁一体弯折而成强度更好,下梁中部的凹陷段方便了加强梁的装配。
4、腰托支撑钢丝使得乘坐者腰部得到有效支撑。
5、侧翼辅助支撑钢丝让乘坐者包裹感更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二。
附图标记:1、上梁;2、侧梁;3、下梁;4、中央靠背区域;5、侧边靠背区域;6、头枕套管;7、侧翼辅助支撑钢丝;8、横向支撑钢丝;9、竖向支撑钢丝;10、拱起段;11、过渡钢丝;12、凸起段;13、凹陷段;14、腰托支撑钢丝;15、加强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2:
一种汽车60%后排座椅靠背骨架,包括U型管框,U型管框中部偏左侧固定有竖向方形的加强梁15,加强梁15将U型管框分成中央靠背区域4和侧边靠背区域5,U型管框横向分布有横向支撑钢丝8,U型管框竖向分布有竖向支撑钢丝9,侧边靠背区域5的横向支撑钢丝8具有拱起段10,拱起段10靠近加强梁15;中央靠背区域4设有位置高于中央靠背区域4的竖向支撑钢丝9和横向支撑钢丝8的竖向过渡钢丝11,过渡钢丝11靠近加强梁15。
其中,所述过渡钢丝11的中部设有朝向加强梁15凸起的凸起段12。
其中,所述U型管框的上梁1与两个侧梁2一体弯折而成,U型管框下端设有下梁3,下梁3为一字型钢管,下梁3的中部偏左侧设有冲压形成的凹陷段13,所述加强梁15的下端固定在凹陷段13上,加强梁15的上端端面设有与U型管框上梁1适配的弧形凹槽,U型管框的上梁1嵌入弧形凹槽中。
其中,所述中央靠背区域4和侧边靠背区域5的下方分别设有腰托支撑钢丝14。
其中,所述侧边靠背区域5外侧设有侧翼辅助支撑钢丝7。
其中,所述中央靠背区域4和侧边靠背区域5的上梁壁上分别设有头枕套管6。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等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和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和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535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40%后排座椅靠背骨架
- 下一篇:汽车副驾驶座坐垫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