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位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54907.9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8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前沿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F23/292 | 分类号: | G01F23/29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深圳市松山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位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汛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位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CN203502074U公告的一种库水位监测装置,包括水位传感器、光缆及光缆接线盒等,需要在库水中安装水位监测塔,在水位监测塔内装设水位传感器,通过光缆将水位传感器连接到坝体上的光缆接线盒,以达到监测库水位的作用。但此种水位监测装置只能用在水库、水箱等静水水域,在河道等动水域无法有效使用,且易受风力、水流、水中异物及电磁等干扰,监测精度也大大减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水位监测装置,能对各种水域的水位进行动态监控,特别是汛期水流湍急的河道,且不受电磁、水流及风力等因素干扰,具有稳定的监控效果。
一种水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系留浮空器,系留于锚泊车;一红外拍摄装置,实时采集图像数据,且固定于所述系留浮空器。
进一步地,所述系留浮空器包括一填充有浮升气体的囊体及连接在所述囊体下方的吊舱,所述红外拍摄装置固定于所述囊体的下方或所述吊舱上。
进一步地,所述系留浮空器包括多根系留拉索及一光电复合缆绳,所述多根系留拉索的一端与所述囊体连接,所述多根系留拉索的另一端与所述光电复合缆绳连接,所述光电复合缆绳的下端连接于锚泊车。
进一步地,所述锚泊车包括一导向盘及液压绞盘,所述系留缆绳通过所述导向盘缠绕于所述液压绞盘。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拍摄装置包括一红外相机及一云台,所述红外相机固定于所述云台,且所述云台调整所述红外相机的拍摄姿态。
进一步地,所述云台包括一固定座、连接于所述固定座的旋转座及连接于所述旋转座上的安装杆,所述红外相机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杆。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具有一中心轴线,所述旋转座可绕所述中心轴线旋转,所述安装杆在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上摆动。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拍摄装置包括图像采集控制器和通信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控制器操纵所述云台的旋转状态及控制所述通信模块发送或接收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水位监测装置还包括一地面数据中心,所述地面数据中心包括数据连接系统、图像处理系统及自动报警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连接系统通过以太网或微波与所述通信模块进行通信连接,将采集到的图像数据实时传给所述图像处理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处理系统识别出水位线,并描绘出图像像素坐标轨迹,通过对水位线变化的比对来判断是否触发自动报警系统。
本实用新型水位监测装置,将所述红外拍摄装置固定于所述系留浮空器,可适需要调整搭载有红外拍摄装置的系留浮空器的高度,来实现对各种水域的水位进行动态监控,特别是汛期水流湍急的河道,且不受电磁、水流及风力等因素干扰,且具有稳定的监控效果。
附图说明
在结合以下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之后,更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水位监测装置的简单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水位监测装置的红外拍摄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水位监测装置的简易工作流程图。
系留浮空器1 囊体10 系留拉索11 光电复合缆绳12 吊舱13
红外拍摄装置2 红外相机21 云台20 固定座201
旋转座202 安装杆203 水域3 水位线3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另外,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描述的诸方面仅是示例性的,而不应被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任何限制。
本实用新型水位监测装置主要包括一系留浮空器1,一红外拍摄装置2及地面数据中心(未图示)。
如图1所示,所述系留浮空器1包括一囊体10、一吊舱13、多根系留拉索11、一光电复合缆绳12及锚泊车(未图示),所述囊体10内填充有浮升气体(如氦气),所述多根系留拉索11的一端与所述囊体10连接,所述多根系留拉索11的另一端汇聚后与所述光电复合缆绳12连接,所述光电复合缆绳12下端连接于所述锚泊车(未图示),实现与地面的光电通信。所述锚泊车还包括一导向盘和液压绞盘,所述光电复合缆绳通过导向盘缠绕于所述液压绞盘上,便于收放缆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前沿技术研究院,未经东莞前沿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549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微光地下水位监测装置及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水深探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