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苯甲酮生产制备用石墨冷凝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55426.X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0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孙成全;刘义德;张来春;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德洋化工有限公司;南京理工大学连云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8B1/00 | 分类号: | F28B1/00;F28F9/00;F28F21/00;F28G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22111 江苏省连云港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苯甲酮 生产 制备 石墨 冷凝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苯甲酮生产制备用石墨冷凝器。
背景技术
二苯甲酮是紫外线吸收剂、有机颜料、医药、香料、杀虫剂的中间体。医药工业中用于生产双环己哌啶、苯甲托品氢溴酸盐、苯海拉明盐酸盐等。产品本身也是苯乙烯聚合抑制剂和香料定香剂,能赋予香精以甜的气息,既可用在多种香水和皂用香精中,也可用于调配杏仁、桃子、奶油、椰子等食用香精中。二苯甲酮的生产制备工艺原理:苯甲酰氯+苯→二苯甲酮+氯化氢,苯甲酰氯作为二苯甲酮的关键原料,其的生产制备工艺原理:甲苯+氯气→三氯甲苯+氯化氢,三氯甲苯+苯甲酸→苯甲酰氯+氯化氢,而后苯甲酰氯溶液通过蒸馏、冷凝即可得到苯甲酰氯产品。
传统二苯甲酮在生产制备过程中,其原料苯甲酰氯提纯所用的冷凝器存在冷凝效率不高、能耗大的问题,且考虑到苯甲酰氯的腐蚀性,对冷凝器的制造材料也有一定要求,否则极易造成冷凝器的损坏,且不易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二苯甲酮生产制备用石墨冷凝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二苯甲酮生产制备用石墨冷凝器,包括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的上端设有冷媒入口,下端设有冷媒出口,所述反应釜内设有连通冷媒入口与冷媒出口的螺旋冷媒管,所述反应釜内填充有层状分布的石墨丝网,所述石墨丝网由石墨烯纤维编织而成,所述反应釜位于靠近冷媒入口的外壁一侧设有气体导入口、液体导入口,位于靠近冷媒出口的外壁一侧设有液体导出口、气体导出口;所述反应釜的外壁中部沿周向均匀固定有若干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的出风面与反应釜外壁之间留有散热空隙。
进一步地,所述石墨丝网的网孔大于螺旋冷媒管的管径。
进一步地,所述石墨烯纤维的直径为5-30微米。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冷媒管由高纯度石英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风扇通过卡箍与反应釜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石墨冷凝器结构设计合理,石墨丝网的设置增大了传热面积,材料耐腐蚀性强,结合冷媒和风冷两种方式,具有冷凝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反应釜,2-冷媒入口,3-冷媒出口,4-螺旋冷媒管,5-石墨丝网,6-气体导入口,7-液体导入口,8-液体导出口,9-气体导出口,10-散热风扇,11-散热空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二苯甲酮生产制备用石墨冷凝器,包括反应釜1,反应釜1的上端设有冷媒入口2,下端冷媒出口3,反应釜1内设有连通冷媒入口2与冷媒出口3的螺旋冷媒管4,反应釜1内填充有层状分布的石墨丝网5,石墨丝网5由石墨烯纤维编织而成,反应釜1位于靠近冷媒入口2的外壁一侧设有气体导入口6、液体导入口7,位于靠近冷媒出口3的外壁一侧设有液体导出口8、气体导出口9;反应釜1的外壁中部沿周向均匀固定有若干散热风扇10,散热风扇10的出风面与反应釜1外壁之间留有散热空隙11。
其中,石墨丝网5的网孔大于螺旋冷媒管4的管径。
其中,石墨烯纤维的直径为5-30微米。
其中,螺旋冷媒管4由高纯度石英材料制成。
其中,散热风扇10通过卡箍与反应釜1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德洋化工有限公司;南京理工大学连云港研究院,未经连云港德洋化工有限公司;南京理工大学连云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554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