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圆锥面研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55538.5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63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郑晓莉;梁伟萍;梁清余;韩文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红林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7/02 | 分类号: | B24B37/02;B24B37/34 |
代理公司: | 贵阳春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2109 | 代理人: | 杨云 |
地址: | 550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锥 研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研磨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圆锥面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制造中有些内圆锥面因密封要求、对内圆锥面角度精度和表面粗糙度高,为了实现内圆锥面密封功能,需要对内圆锥面进行研磨加工才能达到内圆锥面角度精度和表面粗糙要求,内圆锥面加工件列如图3所示。传统研磨内圆锥面使用的内圆锥面研磨装置如图4所示,主要是自左至右由锥形研磨板、顶杆和手柄一体成型,使用时主要通过夹具固定在机床上,然后研磨板与转动的加工件进行研磨,该内圆锥面研磨装置的缺点是研磨过程中内圆锥面研磨装置的轴向运动为零,内圆锥面研磨装置重复使用后,内圆锥面研磨装置锥面角度精度降低,被研磨的内圆锥面存在环形沟槽,造成内圆锥面管接头内圆锥面密封渗漏,因此内圆锥面研磨装置的重复使用次数有限,内圆锥面研磨装置使用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圆锥面研磨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内圆锥面研磨装置,包括锥形研磨板、顶杆、弹簧、套筒和外螺纹螺母,所述套筒由自左至右一体成型的套筒A、套筒B、套筒C组成,其中,套筒A的内径大于套筒B的内径、套筒B的内径大于套筒C的内径,所述套筒A内部固定有挡圈,所述外螺纹螺母设在套筒C内且与其螺纹连接,所述顶杆由自左至右一体成型的连接件、杆A、挡圈和杆B组成,所述杆A与套筒A内壁贴合滑动,所述杆B与螺纹螺母内壁贴合滑动,所述挡圈直径小于或等于套筒B内径,所述锥形研磨板固定在连接件上,所述弹簧套在杆A外端且其两端分别与套筒A和挡圈的侧面贴合。
优选的,所述杆B侧端固定有手柄。
优选的,所述锥形研磨板和连接件螺纹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锥形研磨板的轴向可运动式设计,提高了内圆锥面研磨装置的重复使用次数,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图1所述锥形研磨板研磨工件时的示意图;
图3是被加工工件的示意图;
图4是现有内圆锥面研磨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1、锥形研磨板;2、顶杆;2-1、连接件;2-2、杆A;2-3、挡圈;2-4、杆B;3、弹簧;4、套筒;4-1、套筒A;4-2、套筒B;4-3、套筒C;5、外螺纹螺母;6、手柄;7、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内圆锥面研磨装置,包括锥形研磨板1、顶杆2、弹簧3、套筒4和外螺纹螺母5,所述套筒4由自左至右一体成型的套筒A4-1、套筒B4-2、套筒C4-3组成,其中,套筒A4-1的内径大于套筒B4-2的内径、套筒B4-2的内径大于套筒C4-3的内径,所述套筒A4-1内部固定有挡圈7,所述外螺纹螺母5设在套筒C4-3内且与其螺纹连接,所述顶杆2由自左至右一体成型的连接件2-1、杆A2-2、挡圈2-3和杆B2-4组成,所述杆A2-2与套筒A4-1内壁贴合滑动,所述杆B2-4与螺纹螺母5内壁贴合滑动,所述挡圈2-3直径小于或等于套筒B4-2内径,所述锥形研磨板1固定在连接件2-1上,所述弹簧3套在杆A2-2外端且其两端分别与套筒A4-1和挡圈2-3的侧面贴合。
优选的,所述杆B2-4侧端固定有手柄6。
优选的,所述锥形研磨板1和连接件2-1螺纹连接。
工作原理:
如图2所示,被加工工件由通过三爪卡盘夹住转动,研磨被加工工件的圆锥面时,首先将套筒B4-2用夹具夹住,锥形研磨板1的外端面与被加工工件的圆锥面贴合时将夹具底部固定在机床上,三爪卡盘带动工件转动后锥形研磨板1开始研磨,这时反复推动手柄6,锥形研磨板1的反复移动的距离为杆A2-2左端面至挡圈7右端面的距离,从而达到提高工件圆锥面的精度,提高了内圆锥面研磨装置的重复使用次数,降低了成本,避免重复更换新的锥形研磨板1,锥形研磨板1的反复移动的距离可以通过外螺纹螺母5调节,外螺纹螺母5越向左移动,杆A2-2左端面至挡圈7右端面的距离越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红林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红林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555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零件加工机械
- 下一篇:一种玻璃基板自动研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