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面覆膜粘尘热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56112.1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9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龚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莱宝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00 | 分类号: | B32B37/00;B32B38/10;B32B37/0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51 | 代理人: | 刘汉民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面 覆膜粘尘 热压 | ||
1.一种双面覆膜粘尘热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而置的垂直支架(10)、水平而置的水平支架(20)、进料输送机构(30)、后随动轮机构(40)、前随动轮机构(50)、出料输送机构(60)、上覆膜机构(70)、下覆膜机构(80)以及控制台(90),所述水平支架(20)的左端垂直固接于所述垂直支架(10)的右侧壁上,所述进料输送机构(30)安装于所述水平支架(20)的后部,所述后随动轮机构(40)与所述前随动轮机构(50)结构相同并自后而前安装于所述水平支架(20)上,所述后随动轮机构(40)位于所述进料输送机构(30)的前方,所述后随动轮机构(40)包括上随动轮(41)、下随动轮(42)及随动轮驱动模块,所述上随动轮(41)的左右两端分别旋转连接于所述水平支架(20)及所述垂直支架(10)上,所述下随动轮(42)的左右两端分别旋转连接于所述水平支架(20)及所述垂直支架(10)上,所述上随动轮(41)位于所述下随动轮(42)的正上方,所述上随动轮(41)与所述下随动轮(42)之间形成玻璃板通过缝隙,所述随动轮驱动模块安装于所述垂直支架(10)的左侧壁,用于驱动所述上随动轮(41)及所述下随动轮(42)转动,所述上随动轮(41)及所述下随动轮(42)的内腔设有加热管,所述出料输送机构(60)安装于所述水平支架(20)上且位于所述前随动轮机构(50)的前方,所述上覆膜机构(70)及所述下覆膜机构(80)结构相同,所述上覆膜机构(70)及所述下覆膜机构(80)均安装于所述垂直支架(10)上且分别对称位于所述水平支架(20)的上下两侧,所述控制台(90)设于所述水平支架(20)的右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覆膜粘尘热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覆膜机构(70)包括气胀轴(71)、撕膜轴(72)、撕膜轴驱动模块(73)以及撕膜轴纠偏结构(74),所述气胀轴(71)水平旋转连接于所述垂直支架(10)的右侧壁且位于所述进料输送机构(30)的上方,所述撕膜轴纠偏结构(74)包括位置传感器(741)、伸缩气缸(742)、连接板(743)、固定底座(744)以及滑座 (745),所述位置传感器(741)安装于所述水平支架上且位于所述撕膜轴(72)的下方,所述垂直支架(10)于所述气胀轴(71)的前方开设有纠偏通孔(11),所述固定底座(744)水平固定于所述纠偏通孔(11)的底部,所述固定底座(744)的底部开设有左右走向的滑轨(7441),所述滑座(745)的底部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7441)上,所述滑座(745)的侧壁开设有撕膜轴驱动模块(73)安装孔,所述撕膜轴驱动模块(73)安装于所述滑座(745)的左侧,且所述撕膜轴驱动模块(73)的输出轴往右伸出所述撕膜轴驱动模块(73)安装孔与所述撕膜轴(72)相接,所述伸缩气缸(742)左右走向,所述伸缩气缸(742)的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底座(744)的底部,所述伸缩气缸(742)的输出端往左伸出所述固定底座(744)的左侧,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滑座(745)及所述伸缩气缸(742)的输出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覆膜粘尘热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覆膜机构(70)还包括隔膜板(76),所述隔膜板水平固定于所述水平支架(20)上,所述隔膜板(76)位于所述前随动轮机构(50)的前方且位于所述玻璃板通过缝隙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莱宝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莱宝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5611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虚拟现实中的MR手套
- 下一篇:一种沉浸式虚拟现实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