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轴跟踪式光伏或光热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56596.X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9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大楼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大楼 |
主分类号: | G05D3/12 | 分类号: | G05D3/12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1114 | 代理人: | 韩华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跟踪 式光伏 光热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或光热支架,尤其是涉及双轴跟踪式光伏或光热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和全球碳排放限制,太阳能作为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其应用领域日趋扩大,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光热发电是太阳能应用的主流发展方向。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多采取地面安装钢架来支撑光伏板和光热管方式。地面安装钢架所存在的不足是:1、占地面积大,刚性支架安装对地面条件要求高,破坏地表植被,消耗大量钢材,成本高。2、波动性强,非中午时段光伏板和光热管前面板保护玻璃对太阳光反射作用导致光伏板和光热管发电时间短,效率低。3、现有的光伏/光热支架中的跟踪系统多使用齿轮传动结构、推杆连杆结构、液压缸或轴承等,齿轮和推杆连杆结构在野外使用易因支架的震动损坏,而液压系统和轴承的润滑要求高,安装和维修成本高,使用寿命短。
中国专利CN205336197U公开了一种可调倾角柔性支架,该柔性支架只能实现单轴跟踪,不能实现双轴跟踪,发电效率低;由于该柔性支架通过曲柄连杆驱动装置带动可调倾角固定装置转动,可调倾角固定装置中的减速机构和多级连杆与光伏平台之间是刚性连接,柔性钢索的风致跳动与电机运动之间存在干涉冲击破坏作用,造成该柔性支架无法稳定工作,不能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同时,该柔性支架没有解决柔性索、光伏板和光热管的重力导致的柔性索下垂问题和恶劣天气下柔性索的跳动和摆动问题,以及春、夏、秋、冬季节温度变化带来的钢索热胀冷缩造成的结构稳定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轴跟踪式光伏或光热支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轴跟踪式光伏或光热支架,包括设置在纵向两端的左、右承载架,所述左、右承载架结构相同,均包括:
沿横向间隔设置的前、后立柱,所述前、后立柱之间通过上横梁和下横梁相连接构成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柔性索回转单元,所述柔性索回转单元由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上的两定滑轮、和绕过四个所述定滑轮轮槽设置的矩形柔性索框构成,四个定滑轮中的其中之一为由动力源驱动的主动轮,位于所述矩形柔性索框的前、后侧竖向索体上分别固定有升降定滑轮;
位于所述左、右承载架对应的柔性索回转单元之间设置有柔性索架,所述柔性索架包括:自上而下间隔设置在左、右承载架对应矩形柔性索框前、后侧竖向索体上的弧垂索、第一水平载荷索、第二水平载荷索;所述弧垂索、第一水平载荷索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矩形柔性索框的所述前、后侧竖向索体相固定,所述第二水平载荷索两端分别绕过对应矩形柔性索框的前、后侧竖向索体上的所述升降定滑轮与对应的一个升降驱动装置相连接;位于矩形柔性索框前、后侧竖向索体上的弧垂索与第一水平载荷索之间沿纵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吊弦;
所述柔性索架上沿纵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光伏板或光热管;所述光伏板或光热管的顶部前、后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水平载荷索相连接,光伏板或光热管的底部前、后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水平载荷索相连接。
所述横梁为刚性横梁或钢索横梁。
所述四个定滑轮中的其中之一为由电机驱动的主动轮。
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为垂直向上固定在所述下横梁下方地面上的电动推杆、丝杠副、气缸或气囊。
所述弧垂索、第一水平载荷索、第二水平载荷索为钢绞线、钢绳、钢缆、钢索或钢链。
所述每个光伏板或光热管的上边缘中间位置处分别连接有垂直向下设置的挠性支撑柱。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采用高空柔性悬挂方式有效解决了传统光伏/光热支架存在的上述问题。具体表现为:
1、光伏板或光热管安装在高空中,减少了光伏、光热电站的占地面积,降低了光伏、光热电站对土地条件的依赖性;光伏板或光热管下方的土地还可以二次利用且不破坏地表条件,尤其是在对于地形复杂、地面条件较差的地区以及水池鱼塘等大跨度地区更显示出其优越性;与传统的光伏或光热支架相比,本实用新型钢材用量少,原材料造价成本低,施工安装成本低,运行维护成本低,使用寿命长,更有利于光伏、光热电站的推广应用。
2、双轴跟踪系统能够跟踪地球自转带来的东西向太阳光角度变化,实时调整光伏板或光热管的朝向,同时可根据不同季节太阳高度角变化调节光伏板或光热管俯仰角度,全方位追踪太阳光,使太阳光方向与光伏板和光热管垂直,提高光伏板或光热管对太阳光的吸收效率和时长,增加发电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大楼,未经杨大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565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