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式自动螺丝刀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58024.5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2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郭彩芬;董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职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B17/00 | 分类号: | B25B17/00;B25B23/16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6 | 代理人: | 吴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式 自动 螺丝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依靠电力,以人体握力为原动力,通过机械结构传递和放大力,自动松紧螺丝的螺丝刀。
背景技术
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业上,螺丝对于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也都亲手拆装过螺丝,常用的拆卸工具就是螺丝刀,螺丝刀有手动和电动的分别,若是仅仅拆装几个螺丝,使用手动螺丝刀也并无问题,但是若是数量较多,则使用手动螺丝刀难免手酸;电动螺丝刀使用省力,工业上普遍使用,电动螺丝刀较为高效,但是电动螺丝刀却需要电来为维持,且不易控制,易发生安全事故。老式人工螺丝刀因效率不足逐渐淘汰。所以设计出的本产品不仅高效率而且不用电。以人体握力为原动力,通过机械结构传递与放大力,可达到高效松紧螺丝与不需通电,节能环保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不依靠电力,以人体握力为原动力,通过机械结构传递和放大力,自动松紧螺丝的螺丝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械式自动螺丝刀,包括手柄壳架,机头壳架,传力机构和螺丝工作头;所述机头壳架设置在手柄壳架的上部;所述传力机构包括:活动握把,传力杆,棘爪,棘轮和传动轴;所述活动握把的一端设置在机头壳架上;所述活动握把的另一端连接传力杆;所述传力杆在手柄机架内;所述传力杆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到机头壳架,并连接棘爪;所述传动轴设置在机头壳架上;所述传动轴的一端通过推力弹簧连接在机头壳架上;从推力弹簧端开始,传动轴上依次设置有棘轮,正转锥轮,逆转锥轮,定位弹簧球和定位推杆;所述定位推杆露于机头壳架外;在机头壳架上设置有定位弹簧球卡位;所述正转锥轮和逆转锥轮之间设置有锥轮;所述锥轮上设置有螺丝工作头。
优选的,所述活动握把的末端设置有缩力弹簧,缩力弹簧设置在手柄壳架上。
优选的,所述螺丝工作头上设置有滚动轴承。
优选的,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传动轴承。
优选的,所述传力杆采用双摇杆机构。
优选的,所述传力杆和棘爪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一种机械式自动螺丝刀,以人体握力为原动力,通过机械结构传递与放大力,可达到高效松紧螺丝与不需通电,节能环保的目的,且手动控制安全可靠,避免事故发生,保证效率的同时,亦安全环保。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干式变压器的绕组支撑绝缘子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干式变压器的高压绕组安装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3为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手柄壳架;2、机头壳架;3、传力机构;4、螺丝工作头;31、活动握把;32、传力杆;33、棘爪;34、棘轮;35、传动轴;36、推力弹簧;37、正转锥轮;38、逆转锥轮;39、定位弹簧球;40、定位推杆;41、定位弹簧球卡位;42、锥轮;43、缩力弹簧;44、滚动轴承;45、传动轴承;46、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1-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机械式自动螺丝刀,包括手柄壳架1,机头壳架2,传力机构3和螺丝工作头4;所述机头壳架2设置在手柄壳架1的上部;所述传力机构3包括:活动握把31,传力杆32,棘爪33,棘轮34和传动轴35;所述活动握把31的一端设置在机头壳架2上;所述活动握把31的另一端连接传力杆32;所述传力杆32在手柄机架1内;所述传力杆32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到机头壳架2,并连接棘爪33;所述传动轴35设置在机头壳架2上;所述传动轴35的一端通过推力弹簧36连接在机头壳架2上;从推力弹簧36端开始,传动轴35上依次设置有棘轮34,正转锥轮37,逆转锥轮38,定位弹簧球39和定位推杆40;所述定位推杆40露于机头壳架2外;在机头壳架2上设置有定位弹簧球卡位41;所述正转锥轮37和逆转锥轮38之间设置有锥轮42;所述锥轮42上设置有螺丝工作头4;所述活动握把31的末端设置有缩力弹簧43,缩力弹簧43设置在手柄壳架1上;所述螺丝工作头4上设置有滚动轴承44;所述传动轴35上设置有传动轴承45;所述传力杆32采用双摇杆机构;所述传力杆32和棘爪33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4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职业大学,未经苏州市职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580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