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倒三轮电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58037.2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3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刘照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照岗 |
主分类号: | B62K5/027 | 分类号: | B62K5/027;B62K5/05;B62K5/06;B62K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16 | 代理人: | 戴翔 |
地址: | 221300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三轮 电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三轮车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倒三轮电动车。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车主要有两轮电动车、三轮电动车和电动汽车。两轮电动车稳定性非常差,因此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三轮电动车普遍为正三轮电动车,这种正三轮电动车存在着成本高、体积较大且操纵稳定性较差的缺点;电动汽车虽然操纵稳定性好,但是价格昂贵并且体积大。
倒三轮车是最近几年发展的一种新车型,根据驱动方式有人力倒三轮自行车、发动机驱动的倒三轮摩托车和纯电动的倒三轮电动车。其中人力倒三轮自行车和发动机驱动的倒三轮摩托车在部分地区已经得到了使用,而倒三轮电动车在市面上几乎空白,因此部分学者开始研究倒三轮电动车,但是现有公开技术中的倒三轮车在山地、坑洼地面或较高障碍物等极端工作环境中并不能很好的适应且比较危险。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实用新型整体采用坚固的倒三角形,提供了一种结构更稳定坚固、成本低廉、维修方便、体积小、减震性能更优良、可在使用过程中左右倾斜、转向更灵活、可适应于不同路况需求的新型倒三轮电动车。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倒三轮电动车,由车身、前轮、后轮和固定于车身前部的转向杆组成,所述车身前部、中部和后部的内部结构为长方体框架,在车身前部的长方体框架上铰接有A形倾斜架,A形倾斜架顶端通过万向节与前轮固接;在车身前部的长方体框架上设有支撑杆,所述转向杆设于支撑杆上,所述转向杆设有转向横杆,所述转向横杆两端通过万向节与前轮固接,所述转向横杆上对称设有铰接部,所述前轮与长方体框架之间设有侧倾助力器,所述A形倾斜架和长方体框架之间设有减震器,所述后轮和长方体框架之间设有减震器。
进一步地,所述侧倾助力器包括用于铰接于长方体框架上的铰接端、中部拉伸压缩回弹部和与车轮固接的万向节组成。在前轮与长方体框架之间增加了侧倾助力器,在前轮倾斜时倾斜一侧的侧倾助力器会被拉伸,另一侧会被向内挤压,这时拉伸一侧的侧倾助力器会产生向里拉的反作用力,另一侧的侧倾助力器会产生向外推的反作用力,从而达到自动扶正的效果。侧倾助力器与前轮的连接点全部采用万向节连接,万向节两端全部是可以360度旋转的,使得在行驶过程中不管转向、倾斜、单轮或双轮抬起,甚至包括前轮抬起时的同时倾斜转向,皆可完美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器包括用于套接于长方体框架上的套接端一、中部拉伸压缩回弹部和套接端二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车身后部长方体框架上设有套接横杆,所述套接端一套接于套接横杆上,所述套接端二套接于后轮中轴区域或其附近;所述车身前部减震器的套接端二套接于A形倾斜架的横杆处。
进一步地,所述车身前部长方体框架上设有倾斜杆,所述A形倾斜架铰接于倾斜杆上或直接铰接于长方体框架上。
作为优选地,所述倾斜杆为L形,所述倾斜杆下端设有套接部,所述倾斜杆通过套接部转动套接于长方体框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倾斜杆之间的水平方向上设有稳固杆,所述稳固杆两端铰接于倾斜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杆和转向横杆接合处设有固定部。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为加强杆,加强杆与转向杆之间呈三角形。
进一步地,所述前轮包括前左车轮和前右车轮,所述车身后部的长方体框架内设有电机。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倒三轮电动车整体呈倒三角结构,稳固性强;车身前部采用的长方体框架,较传统设计只有上下两根主框架相比,更能配合A形倾斜架的使用,A形倾斜架铰接于长方体框架,不仅增加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且倾斜杆和稳固杆配合A形倾斜架共同作用,在侧倾或前轮抬起时可以让两个前轮保持水平状态;本实用新型创造性的设计了新型转向杆结构,在转向杆上设置转向横杆,且转向横杆设有铰接部和万向节结构,使转向杆也能配合前轮特殊路况时的上下运动,且加强杆的设置使转向杆更稳固;本倒三轮电动车在万向节、铰接结构、套接结构和侧倾助力器协同作用下,使用时不仅可使车轮左右倾斜增加转向的灵活性,而且遇到高障碍物或者凹凸不平的山路时,车轮可灵活变换高度,在内部结构上真正实现了减震的目的,增加了电动倒三轮车的适应范围,免去了减震器的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且体积小,结构简单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倒三轮电动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2的B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车身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A形倾斜架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照岗,未经刘照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580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