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刷同步电动机旋转整流盘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60723.3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3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锋;王芳;王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丹创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042 | 分类号: | H02K11/042;H02K11/20;H02M7/00;H01L23/3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电动机 旋转 整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无刷同步电动机旋转整流盘。
背景技术
无刷同步电动机旋转整流盘是无刷同步电动机的主要部件,是目前国际上已广泛应用的动力拖动设备,具有结构紧凑、电路简单、运行可靠、控制方便、维护量小等优点。尤其是相对于我国目前工业现场广泛应用的励磁电流需通过碳刷和滑环这一对“动接触部件”供给的有刷励磁同步电动机而言优势明显,彻底杜绝了因碳刷和滑环接触不良、碳刷长期磨损而发生的各种电机故障,尤其是取消了需定期维护更换且易产生拉弧、电火花的碳刷和滑环结构,使无刷励磁同步电动机能够在有防爆、防尘、防腐蚀等要求的特殊场合使用,故在矿山选矿、石油、化工等行业的应用日趋广泛,是同步电机应用选型的发展趋势。
无刷同步电动机旋转整流盘包括旋转整流盘盘体、旋转整流组件、旋转灭磁组件、旋转主控模块、集电环组成。
现无刷同步电动机旋转整流盘采用平板式旋转整流组件、平板式旋转灭磁组件、此组件体积偏高,安装繁琐、高速旋转过程中的离心力问题使组件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无刷同步电动机旋转整流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刷同步电动机旋转整流盘采用平板式旋转整流组件、平板式旋转灭磁组件,体积偏高,安装繁琐、高速旋转过程中的离心力问题使组件容易损坏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无刷同步电动机旋转整流盘,包括设置在同步电动机的转轴上的盘体,所述盘体上设置有均与主控模块连接的三相整流组件、起动模块和灭磁组件,所述三相整流组件包括分别与交流励磁机的三相交流输出端连接的三个整流组件,所述整流组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灭磁组件与同步电动机的绕组连接,
所述盘体包括外圆环与设置在所述外圆环上的内圆环,所述内圆环和所述外圆环之间设置有连接片,所述外圆环上还设置有卡槽,所述起动模块和所述主控模块设置在所述卡槽内,所述三相整流组件和所述灭磁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外圆环上,
所述整流组件和所述灭磁组件均包括可控硅、二极管、弧形散热器、管芯散热器,所述可控硅和所述二极管两者均一端设置在所述弧形散热器上,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管芯散热器连接,所述管芯散热器通过紧固装置压接在所述弧形散热器上,所述紧固装置上设置有电极螺栓,所述电极螺栓穿过所述紧固装置旋入所述管芯散热器将所述可控硅或所述二极管的电极引出,
所述灭磁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可控硅和所述二极管均连接的灭磁电阻,
所述弧形散热器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和第三散热器,所述可控硅和所述二极管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器和所述第三散热器上,所述第二散热器上设置有与所述可控硅连接的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可控硅与所述二极管串联连接点引出的接线螺栓,
所述第一散热器和所述第三散热器设置在所述连接片上,所述第二散热器设置在所述卡槽内。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散热器和所述第三散热器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孔,所述第二散热器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二散热器与所述第一散热器或所述第三散热器之间夹角的两个连接杆。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灭磁电阻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缠绕有电阻丝的第一支撑架,所述电阻丝与第二接线端子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子通过连接套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所述连接套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绝缘件,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支撑架之间填充有石英砂,
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金属支架和圆周分布在所述金属支架上的若干绝缘块,所述绝缘块上设置有若干螺旋棱,所述电阻丝设置在所述螺旋棱之间,所述螺旋棱上插接有陶瓷片。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整流组件上还设置有阻容吸收器,所述阻容吸收器与所述可控硅并联,所述阻容吸收器通过第二支撑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散热器上,所述第二散热器上设置有可供所述第二支撑架滑动的滑道,所述接线螺栓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下方。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通气孔。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三相整流组件、所述起动模块和所述灭磁组件与所述外圆环之间均设置有环氧板。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三相整流组件上的所述可控硅构成共阴极组,所述二极管构成共阳极组,所述可控硅与所述二极管的输出端分别用铝排连接到阳极集电环和阴极集电环上形成共阳极组和共阴极组;所述阳极集电环和所述阴极集电环均设置在所述内圆环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若干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定位孔孔径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丹创电气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丹创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607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良的上颌窦冲洗器
- 下一篇:双腔肠道冲洗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