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和具有电机的手持式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61236.9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5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M.J.蔡尔德;S.A.洛克;M.R.哈雷克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D20/10 | 分类号: | A45D20/10;A45D20/12;H02K5/02;H02K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陈钘 |
地址: | 英国威***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具有 手持 产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括电机的手持式产品。
背景技术
当开发手持式产品时,重要的是考虑将影响终端用户的一系列因素。例如,产品的尺寸和重量必须较低以便用户能够容易地操纵产品,且在使用期间该产品不会导致用户的不适。另一重要考虑是噪音。优选地,手持式产品不会在使用期间导致令人不悦和/或不适的噪音。而且,过大的噪音可能会潜在地损坏用户的听觉,如果产品在长时间段被被经常使用。往往情况是例如泡沫这样的附加隔音装置被包括在产品中以便于保持产品产生的可接受水平的噪音。替代地,电机可以以较低功率运行以减少它产生的噪音水平。当然,这些方案均不是特别期望的。诸如泡沫这样的附加部件或材料将增加产品的成本,而以较低的功率运行电机将负面地影响产品的性能。
在包含电机的手持式产品中,往往电机贡献总产品的大部分重量和使用期间的大部分噪音。较小的手持式产品中,通常电机的很多部件由塑料形成,其比替代材料更加轻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持式产品,包括用于产生穿过所述产品的空气流的电机,所述电机包括:框架,用于支撑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所述框架包括内壁和外壁,和在外壁和内壁之间延伸的多个扩散叶片;该转子组件包括轴,磁体,轴承组件和叶轮;以及定子组件包括线轴、定子芯部和绕线轴缠绕的绕组;框架由锌形成且叶轮由铝形成。
结果,由锌形成的框架,其中锌是声学迟钝材料,能够吸收在使用中电机产生的一些频率,且特别地是听觉频率。这减少了电机的噪声水平,且进而减少由手持式产品在使用中产生的总噪音。而且,通过利用铝形成叶轮,铝是非常轻和强的材料,这有助于抵消由于使用锌形成框架带来的包括到电机中的附加重量。由此,在框架中使用锌和在叶轮中使用铝具有相互促进的效果。铝叶轮和锌框架的组合赋予电机改善的声学性能,但是不会折衷电机的总重量。由此,手持式产品可以被实现为在使用中更安静,但是不会显著增加重量到总产品。
磁体和叶轮可在轴承组件的任一侧被固定到轴。这允许转子组件被均匀地平衡,且减少在使用期间施加在轴承组件上的力。这可延长马达的寿命。
叶轮可为轴向叶轮。框架可由锌通过压模法或机加工中的一个或组合形成。框架的外壁可为基本圆柱形且可具有基本均匀的内径。
轴承组件可被安装在框架的内壁内。这允许内壁用作用于轴承组件的防护套筒。由此,不需要附加的套筒,且从而电机的成本、重量和尺寸可以被降低。
叶轮可通过机加工的铝形成,且可包括多个叶片,其径向围绕内部毂定位。叶轮的内部毂可包括凹部。因此,叶轮的重量可以被进一步降低,且由此进一步抵消由锌框架导致的附加重量。
叶轮可包括十三个叶片。由此,叶轮的叶片将在使用期间产生足够高的频率,以便处于人类通常听觉范围之外。因此,电机且由此总产品的声学冲击可以被降低。
在使用中,转子以在75和110krpm之间的速度旋转,以产生穿过产品的空气流。这产生了穿过产品的期望的空气流水平,但是施加较大的力在叶轮上。然而,由铝制成的叶轮能承受这些大力。
手持式产品可以是头发护理器具,且可以是干发器或热定型刷中的一个。
附图说明
为了本实用新型可被更容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现在将要参考下面的附图通过实例而被描述,其中:
图1是干发器形式的手持式产品;
图2是穿过图1的干发器的横截面图;
图3是电机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显示了穿过图3的电机的框架的横截面图;
图5显示了穿过图3的电机的转子组件的横截面图;
图6是轴向叶轮;以及
图7显示了穿过如图3的部分地被装配的电机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显示了手持式产品,表示为干发器1。图2是穿过干发器1的横截面的示意性图示。干发器1具有本体2,空气穿过该本体2被排出,和附接到本体2的手柄3,用户可以通过手柄抓住干发器1,如图2所示。该手柄3包括进气口4,该进气口在与本体2相对的手柄3的端部处。电机5位于手柄3内以致它被放置为紧挨着或至少接近于进气口4。过滤器或其他过滤器件(未示出)可被提供在进气口4处,或进气口4和电机5之间,以阻止空气流中夹带的异物(比如头发或灰尘)进入电机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森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戴森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612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