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分辨显微镜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61913.7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8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晨;王仰真;刘梦娜;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先良 |
主分类号: | G02B21/02 | 分类号: | G02B21/02;G02B21/06;G02B21/36 |
代理公司: | 舟山固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106 | 代理人: | 杨康星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辨 显微镜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分辨显微镜系统。
背景技术
高精度、可用于自由活动动物的超小型在体荧光显微镜系统是一种新的在体成像技术,可以对清醒、自由运动的动物的大脑神经环路活动进行实时探测,实现在单个突触分辨率水平高速地追踪神经传导和整合。在神经科学和医学研究中,显微镜被广泛地应用到活体动物大脑的神经细胞和网络的观察中,已经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研究工具。但是传统显微镜的尺寸较大、重量较重,在研究时均需对动物进行物理固定,因此使得很多动物行为(譬如动物之间的相互社会交流,繁殖行为,趋利避害行为等)无法研究。由于无法实现对当前常用的实验动物小鼠和大鼠无法实现对自由活动动物进行大脑神经活动成像研究,这大大制约了科学家对生物科学的中心问题-"行为的神经环路基础"-进行深入研究的可能。而且动物在被束缚的条件下得到的数据是否可以反映真实的大脑神经活动规律,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分辨显微镜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分辨显微镜系统,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下端设置物镜,在壳体的一侧设置光源,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以及支架,所述支架套设在所述外壳内,且在所述外壳上端设有端盖,所述支架下端设有安装槽,所述支架设有支架侧盖,所述支架侧盖与安装槽相适配,在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成45°角设置的半反射滤片,所述在半反射滤片的上端平行设置发射光滤片,所述光源与半反射滤片之间设有激发光滤片,在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置用于获取放大影像的CMOS线路板,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为2cm3。
所述安装槽的侧壁设有若干限位插槽,所述半反射滤片、发射光滤片插设于该限位插槽内。
所述支架上端设有圆槽,在所述圆槽内设置消色差透镜,所述消色差透镜位于发射光滤片上方。
在所述消色差透镜的上方设置镜托,所述镜托顶部与CMOS线路板接触,并将消色差透镜固定在圆槽内。
所述镜托成圆锥台状。
所述支架内位于发射光滤片和消色差透镜的过孔为倒圆锥孔。
显微镜的视野不小于450 μm x 450 μm ,分辨率不小于4 μm。
显微镜镜头的线放大倍率不小于4倍。
所述外壳成T字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光源、镜头、CMOS、滤光片等部件封装在一个小于2 cm3的壳体内,重量小于3 g,可用于对自由活动动物进行大脑神经活动成像研究,且不会影响小鼠等动物的自由行为,这种能对自由活动动物的大脑神经活动进行观测的设备将会极大的推进生物科学,尤其是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的发展,对研究"行为的神经环路基础"这一重大科学问题有极大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的安装槽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分辨显微镜系统,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下端设置物镜2,在壳体的一侧设置光源4,光源可以为LED灯,壳体内设有一中空的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成45°角设置的半反射滤片5,该半反射滤片为505半反射滤片,所述在半反射滤片5的上端平行设置发射光滤片6,该发射光滤片为535发射光滤片,该发射光滤片与半反射滤片的夹角为45°,在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置用于获取放大影像的CMOS线路板11,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为2cm3。首先本申请中的壳体的内部空间仅为2cm3,因此可以将体积做的很小,在固定在小鼠等动物身上时,不会影响其自由行为。
所述壳体包括外壳1以及支架10,所述支架套设在所述外壳1内,且在所述外壳1上端设有端盖3。外壳用于固定在小鼠等动物身上,而支架用于固定光源、镜头以及CMOS等物品,采用支架与外壳的设计,可以直接将支架套设在该外壳内,极大的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并且能够将各个部件固定,使其不会发生偏位。
所述支架10下端设有安装槽13,所述支架设有支架侧盖12,所述支架侧盖12与安装槽13相适配,即采用半开式的结构,可以将镜头与其他组件隔离,避免装配时对镜头的影响,提高其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先良,未经张先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619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