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拼装围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62134.9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7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钱海波;张虎;王梁琪;徐少军;林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7/16 | 分类号: | E04H17/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拼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中的围挡结构,尤指一种拼装围挡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领域,尤其是轨道交通及房屋建筑等施工现场,出于安全的目的,常在施工区域周围设置有大量的场地围挡结构,以防止无关人员与车辆进入施工现场。目前采用的围挡结构大多采用砖砌体、混凝土结构或是铁皮加钢骨架,但是它们均存在着缺点:铁皮加钢骨架围挡结构虽然移动较为方便,但是其刚度和强度较低,极易发生破坏,安全性能差且抗风能力较差;而传统的砖砌体和混凝土结构存在施工速度慢,施工成本较高,安装拆卸不灵活,不可回收再利用等缺点。
所以,随着我国轻轨设施及房屋建筑等建设量的逐年增大,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施工现场的围挡结构,满足安全、稳定、安装及拆卸方便、可循环等综合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拼装的建筑围挡结构,保证施工安全的同时,也能更方便地安装和拆卸,提高了施工的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并且该结构可以循环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拼接围挡结构,所述拼装围挡结构包括相互拼接连接的若干个围挡结构单元;所述围挡结构单元包括表面设有嵌板槽的底座以及嵌合于所述嵌板槽内的挡板,相邻的两个所述挡板之间咬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挡板的材料为混凝土,所以挡板的强度较高,使得围挡结构更加安全、稳定,通过将挡板直接嵌入底座中,多个挡板拼接形成围挡结构,使得围挡结构的安装和拆卸都非常方便,有效节约了施工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座的截面形状为梯形结构。梯形结构置于地面上更加地稳固,提高围挡结构的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挡板上设有凸头以实现相邻所述挡板之间的咬合连接。凸头用于相邻两个挡板的拼接,使得挡板的安装和拆卸更加的方便,节约施工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凸头与挡板之间连接有拉结筋。拉结筋的作用是增加拉结,使得围挡结构更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挡板上设有横向孔洞,全部所述挡板中穿设有一钢绞线以拉结所述拼装围挡结构。用一根钢绞线通过挡板上的横孔连接所有嵌合在底座中的挡板,在挡板安装完毕后,两端张拉钢绞线,提高围挡结构的抗拉强度,增加整体刚度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挡板上还设有一竖向孔洞。竖向孔洞的设置一方面节约了预制挡板的混凝土,另一方面减轻了挡板的质量,使得挡板在安装和拆卸时的移动都更加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两个相邻所述围挡结构单元于所述底座的结合处填塞有微膨胀混凝土。在挡板嵌合进底座后,在相邻挡板与底座嵌板槽的结合处用微膨胀混凝土填满,相邻的挡板联合起来,以保证围挡结构的整体性和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挡板的主视图;
图2为挡板的俯视图;
图3为底座的主视图;
图4为拼接围挡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拼接围挡结构,围设于施工现场区域,用于防止无关人员、车辆进入施工现场,造成安全隐患。在现有建筑施工领域中,常用的围设结构主要有采用砖砌体、混凝土结构或是铁皮加钢骨架,但是它们均存在着缺点:铁皮加钢骨架围挡结构虽然移动较为方便,但是其刚度和强度较低,极易发生破坏,安全性能差且抗风能力较差;而传统的砖砌体和混凝土结构存在施工速度慢,施工成本较高,安装拆卸不灵活,不可回收再利用等缺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拼接围挡结构进行说明。
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拼接围挡结构包括:若干个围挡结构单元拼接形成围挡结构,围挡结构单元又包括挡板1以及底座2,在底座2的上表面上开设有嵌板槽,将挡板1嵌合在底座2的嵌板槽内,两者结合成围挡结构单元,相邻的两个挡板1通过咬合连接以使得多个围挡结构单元连接在一起形成施工现场的围挡结构。
结合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底座2为一个截面为梯形的立体结构,将较长的梯形上底边置于地面上,在较短的梯形上表面的中心开设有一凹形槽,作为嵌合挡板1的嵌板槽。该底座的形状使得拼接围挡结构更为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621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