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电场用双馈电风力发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62908.8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37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白涧;吴广生;黄寅;陈信;王有军;陈莉;郑德宇;张勤;王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滁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0 | 分类号: | H02K5/20;H02K5/18;H02K9/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5 | 代理人: | 胡东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场 馈电 风力发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电场用双馈电风力发电机。
背景技术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其蕴藏量巨大,全球风能资源总量约为2.74×109兆瓦,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107兆瓦。中国风能储量很大、分布面广,开发利用潜力巨大。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风能市场也迅速发展起来。随着环保等压力,风力发电近年来发展迅速,全世界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2013年增加近12.5%,2013年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突破3亿千瓦,达到31813万千瓦。
双馈电风力发电机是风力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温升是其设计及运行的一项重要指标,标志着发热设备的发热程度,为了延长其使用寿命,需控制其温升,充分降低温升。随着发电机的功率越来越大,发电机的温升控制尤其突出。
如图1所示,双馈电风力发电机的壳体10’顶部设有进风口11’和排风口12’,壳体内部设有定子20’、转子30’、转子轴的两端设有风扇40’,自进风口11’吸入的冷却空气通过风扇40’沿定子支撑21’的内腔送风,然后经过转子30’和定子20’的硅钢片之间的缝隙后由排风口12’排出。
上述结构的双馈电风力发电机有以下问题:进风口和排风口均位于壳体的顶部,而且距离近,在运行过程中会造成排出的热风进入进风口,造成风力短路,不易于散热。而且在双馈电风力发电机的纵截面上,如图2所示,其下部A热空气的流动不畅,形成风力死角。
目前,多采用空空冷却器固定在壳体上,通过提高风量和风压对定子和转子强制冷却,如此可忽略进风口和排风口的风力干扰问题,然而下部A的风力死角仍然无法克服。
对发电机中排气口的排气进行冷却再送回进气口,虽然可避免排气对风机外壳的其他设备造成干扰,然而还是浪费能源,来自排气口的排气并不构成大气的污染源,可以过滤排放。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双馈电风力发电机加以改进,以消除高温死角,同时减少能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电场用双馈电风力发电机,以消除风力死角。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电场用双馈电风力发电机,包括壳体、定子和转子,其中所述转子的转子轴的两端设置有轴流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风道,设置在所述壳体沿轴向长度的居中部位并且环绕所述定子,所述第一风道具有排风口和若干第一引风口,其中,所述若干第一引风口和排风口分别位于所述壳体沿宽度方向的两侧;以及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风道的沿轴向长度的两侧,并且环绕所述定子,所述第二风道包括排风口和若干第二引风口,其中,所述第二引风口在定子周向上与第一引风口相面对,其中,所述第一风道的排风口、所述第二风道的排风口和所述第三风道的排风口位于所述壳体沿宽度方向的同一侧,并汇聚成总排风口。
进一步地,上述总排风口与风机外壳的排风口通过管道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风道的内壁上设有绝热片或层。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风道的内壁上设有散热片或层。
进一步地,上述第三风道的内壁上设有散热片或层。
进一步地,上述风电场用双馈电风力发电机还包括设置在壳体的进风口上的冷却装置,用于向进风口提供冷却空气。
进一步地,上述风电场用双馈电风力发电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进风口上的风扇,用于向进风口强制提供冷却空气。
进一步地,上述壳体的沿轴向长度的两端的进风口环绕所述定子布置,环绕角度为270°以上。
进一步地,上述风电场用双馈电风力发电机还包括底座,所述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分别由壳体和环绕外壳的各风道包壳组成,所述底座焊接在所述壳体上的所述风道包壳之间的空档区域。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引风口所在位置的第一风道在所述壳体的整个长度上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电场用双馈电风力发电机,排气口的排风与进气口的气流之间相互隔开,避免热流短路,造成的风冷效果下降,通过设置第一引气口和第二引起口,能够避免散热死角,提高风冷效果,而且温升均匀。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双馈电风力发电机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滁州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滁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629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