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拼装式水面光伏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64734.9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9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袁博;赵鑫;刘海波;喻飞;苏毅;张涛;甘乐;金乾;张顺;刘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30/10 | 分类号: | H02S30/10;H02S20/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冯超,陈家安 |
地址: | 43001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拼装 水面 发电 系统 | ||
1.一体化拼装式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多个拼接的光伏发电单元,所述光伏发电单元包括一体化主浮体(1)和倾斜设置在一体化主浮体(1)上表面的光伏组件(3),所述一体化主浮体(1)包括并排设置的中空的光伏组件支撑框架(1.2)和人行通道(1.1),所述光伏组件支撑框架(1.2)一侧和人行通道(1.1)一侧重合连接整体形成矩形体,所述光伏组件支撑框架(1.2)另一侧壁上设置有上延板(1.3),所述上延板(1.3)上表面与光伏组件支撑框架(1.2)上表面重合,所述上延板(1.3)下表面高于光伏组件支撑框架(1.2)下表面,所述人行通道(1.1)另一侧壁上设置有下延板(1.4),所述下延板(1.4)下表面与人行通道(1.1)下表面重合,所述下延板(1.4)上表面低于人行通道(1.1)上表面,所述上延板(1.3)、光伏组件支撑框架(1.2)、人行通道(1.1)和下延板(1.4)组成一体化主浮体(1),所述一体化主浮体(1)的上延板(1.3)与另一个一体化主浮体(1)的下延板(1.4)上下重合连接,所述光伏组件支撑框架(1.2)内壁上表面开设有一圈沉降槽(1.5),所述光伏组件支撑框架(1.2)两端面均对称贯穿螺栓孔(1.6),所述螺栓孔(1.6)设置在沉降槽(1.5)上方,所述一体化主浮体(1)的长度方向通过螺栓孔(1.6)与另一个一体化主浮体(1)连接,所述上延板(1.3)上表面对称设置有多个连接支撑件(2);所述光伏组件(3)一侧固定在连接支撑件(2)上,所述光伏组件(3)另一侧放置在光伏组件支撑框架(1.2)一侧的沉降槽(1.5)上,且该侧沉降槽(1.5)对应的光伏组件支撑框架(1.2)上边沿设置有顶盖(1.21),所述光伏组件(3)插入沉降槽(1.5)和顶盖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化拼装式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撑件(2)包括上半段的矩形体(2.2)和下半段的圆柱体(2.1),所述矩形体(2.2)顶面为斜面,所述矩形体(2.2) 顶面中央开设有圆形凹槽(2.3),所述圆柱体(2.1)底端对称设置有梅花销(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体化拼装式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延板(1.3)和下延板(1.4)均设置有多个梅花通孔(1.7),所述上延板(1.3)和下延板(1.4)上下面均为平面,所述,所述一体化主浮体(1)的上延板(1.3)与另一个一体化主浮体(1)的下延板(1.4)重合连接时,相互配合连接的接触面为凹凸面,且所述上延板(1.3)和下延板(1.4)的梅花通孔(1.7)完全重合,并且连接支撑件(2)的圆柱体(2.1)插入上延板(1.3)和下延板(1.4)的梅花通孔(1.7)内,通过梅花销(2.4)与梅花通孔(1.7)配合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体化拼装式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延板(1.3)和下延板(1.4)的宽度相同均为1.0~2.0cm,厚度为(1~1.0)c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体化拼装式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凹槽(2.3)内安装有用于固定光伏组件(3)的压块紧固装置(4),所述压块紧固装置(4)包括“[”型固定框(4.1),所述固定框(4.1)上下面均开设有螺纹柱(4.2),所述固定框放在矩形体(2.2)顶面上,所述螺纹柱(4.2)穿过固定框(4.1)螺旋入圆形凹槽(2.3)内,所述固定框(4.1)与螺纹柱(4.2)形成固定光伏组件(3)的卡口(4.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化拼装式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槽(1.5)为1~5cm,其与光伏组件支撑框架(1.2)上表面的距离为1~5c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体化拼装式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3)与水平方向夹角范围是5~50°,所述光伏组件支撑框架(1.2)一侧设置有光伏组件(3)的沉降槽(1.5) 和顶盖(1.21)的表面与水平方向夹角范围是5~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化拼装式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的光伏发电单元四周无人行通道(1.1)的三边外均连接有一体化主浮体(1),所述光伏组件支撑框架(1.2)的沉降槽(1.5)上铺设有板状过道(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化拼装式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通道(1.1)上表面有防滑花纹(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6473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射式太阳能跟踪支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