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段加热复热式捣固焦炉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65738.9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2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郭庆祥;田宝龙;朱灿朋;李顺弟;郭喜云;秦谨;李永尚;杨杰;陈康;严济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3/00 | 分类号: | C10B3/00;C10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7 | 代理人: | 王普玉 |
地址: | 10004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段 加热 复热式捣固 焦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捣固焦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段加热复热式捣固焦炉。尤其涉及一种双联火道、废气循环、焦炉煤气下喷、空气和贫煤气侧入、蓄热室分格下调、分段加热的复热式捣固焦炉。
背景技术
我国新颁布的《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焦炉烟囱NOx排放限值为500mg/m3;特别地区特别限值为150mg/m3。根据国内现有焦炉实测数据可知,用焦炉煤气加热时燃烧废气中NOx排放浓度约为800mg/m3左右,不能满足新环保法规要求。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究一种可满足新环保法规要求的焦炉。在此基础上研究开发了分段加热的6m捣固焦炉,炉型保留了6m顶装及捣固焦炉的优点,采用了分段加热与废气循环相结合的技术,有效地降低焦炉烟囱废气中的NOx含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可以满足新环保法规对焦炉烟囱排放废气中NOx的限值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段加热复热式捣固焦炉,解决了目前使用焦炉煤气加热时燃烧废气浓度高、污染重,无法满足新环保法规定的问题。
一种分段加热复热式捣固焦炉,包括小烟道1、蓄热室2、斜道3、燃烧室4、炭化室5、炉顶6;小烟道1位于蓄热室2的下部,蓄热室2位于炭化室5和燃烧室4的下部,蓄热室2与燃烧室4通过斜道3相连,炉顶6位于炭化室5和燃烧室4的上部,炭化室5与燃烧室4相间布置,炭化室5由炭化室墙7、斜道3、炉顶6合围而成,燃烧室4由炭化室墙7、立火道隔墙8、机侧炉头9、焦侧炉头10、立火道11组成,在立火道11底部布置煤气和空气出口一12,在立火道隔墙8中部布置煤气和空气出口二13。
炭化室5长度为15980~17000mm、高度为6000mm、宽度为500~550mm,锥度为20~40mm,中心距为1400~1500mm,加热水平高度为800~1000mm。
在立火道隔墙8内砌筑连接斜道进气口至煤气和空气出口二13之间的煤气及空气通道,由外部送入的煤气及空气在斜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直接送入立火道底部煤气和空气出口一12,一部分经立火道隔墙8上的通道送至煤气和空气出口二13,煤气和空气出口一12的煤气口尺寸空气口尺寸80×160~100×200mm;立火道隔墙内煤气及空气通道尺寸60×60~90×90mm;部煤气和空气出口13距立火道底部距离为1800~2100mm,开口尺寸40×80~60×90mm。
沿蓄热室2长度方向设蓄热室隔墙14将蓄热室分格,每格蓄热室2内装有格子砖15。
小烟道1顶部设置篦子砖16、对应每格蓄热室设置调节孔17及调节砖18。
炭化室3铺底砖、焦侧两端及炉肩外分别砌筑2~4块高铝砖,中间部位砌筑硅砖,铺底砖厚度为100~120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新型焦炉采用分段加热与废气循环相结合的组合燃烧技术,有效地降低废气中的NOx含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同时也改善了高向加热均匀性,使焦饼上、中、下成熟均匀。
2、通过调节砖调节箅子孔的断面,控制进入每格蓄热室的空气和煤气的流量,保证焦炉的长向加热均匀,热工效率高,容易获得合理的横排温度,使焦饼长向成熟均匀。
3、燃烧后废气通过立火道顶部跨越孔进入下降气流的立火道,在蓄热室与15孔格子砖热交换回收废气显热,用于加热上升气流的煤气及空气,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焦炉纵剖示意图。其中,小烟道1、蓄热室2、斜道3、燃烧室4、炭化室5、炉顶6、炭化室墙7、空气出口一12、空气出口二13。
图2为焦炉燃烧室、蓄热室、小烟道剖视图。其中,立火道隔墙8、机侧炉头9、焦侧炉头10、立火道11、空气出口二13、蓄热室隔墙14、格子砖15。
图3为一个立火道底部开孔示意图。其中,空气出口一12。
图4为一格蓄热室小烟道顶部篦子砖层示意图。其中,篦子砖16、调节孔17、调节砖18。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657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水泡棉双面胶
- 下一篇:一种焦炉砌筑时检测斜道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