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隐形鼻塞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66662.1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91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黄自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自浩 |
主分类号: | A63B33/00 | 分类号: | A63B3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启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70 | 代理人: | 陈棠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隐形 鼻塞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鼻塞。
背景技术
鼻塞是一种在游泳时常使用的配件,其用于堵塞住鼻孔,避免水进入游泳者的鼻腔造成呛水,在花样游泳的运动中使用比较普遍。它是一种比较小巧的物件,整体结构简单,在塞入鼻孔中后很不方便进行取出的操作,尤其是有些鼻塞为了确保良好的堵塞效果,会卡得较紧,这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因此现有的鼻塞存在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鼻塞。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型隐形鼻塞,包括鼻塞本体,所述鼻塞本体包括支撑架以及用于堵塞鼻孔的软塞部,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侧架件,两个所述侧架件的底端相互连接,且两侧架件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鼻中隔的夹持空间,所述侧架件的顶端安装有所述软塞部;所述支撑架的底端设有便于拿取鼻塞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分别设置于支撑架底端两侧。
如前所述的新型隐形鼻塞,所述凸出部的位置高于所述支撑架底端端面。
如前所述的新型隐形鼻塞,所述侧架件的顶端套接于所述软塞部内的下端。
如前所述的新型隐形鼻塞,所述侧架件的顶端为中空的圆圈状。
如前所述的新型隐形鼻塞,所述夹持空间底端的宽度小于其上端的宽度。
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将鼻塞塞入鼻孔后,软塞部堵住鼻孔,而两个侧架件将鼻中隔夹持住形成稳定的支撑避免鼻塞脱落;要取下鼻塞时,用手指夹住两个凸出部施力即可,非常便捷。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示意图;
图中标识说明如下:
1、支撑架;10、侧架件;11、侧架件的顶端;12、支撑架的底端;120、底端端面;13、凸出部;14、夹持空间;2、软塞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的新型隐形鼻塞,包括鼻塞本体,所述鼻塞本体包括支撑架1以及用于堵塞鼻孔的软塞部2,所述支撑架1包括两个侧架件10,两个所述侧架件10的底端相互连接,且两侧架件10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鼻中隔的夹持空间14,所述侧架件的顶端11安装有所述软塞部2;所述支撑架的底端12设有便于拿取鼻塞的凸出部13,所述凸出部13分别设置于支撑架1底端两侧。利用支撑架1的两个侧架件10夹住人体的鼻中隔从而使鼻塞固定,软塞部2采用较柔软的橡胶材质,塞入鼻孔后能起到非常好的防水作用,并且舒适感也较强。需要将鼻塞取出时,用拇指和食指掐住两个凸出部13往外施力即可,非常便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13的位置高于所述支撑架1底端端面120。当鼻塞塞入鼻孔后,支撑架的底端12是贴合在鼻中隔底部,而凸出部13位置高于其底面的话,会隐藏于鼻孔内,这样能最大限度的保持面容的整洁,这对花样游泳的运动员来说尤为重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架件的顶端11套接于所述软塞部2内的下端;并且进一步的,侧架件的顶端11为中空的圆圈状,前述这两种设置都是为了在保证软塞部2安装稳定的同时,还能确保整个软塞部2有较大的柔韧性。侧架件的顶端11只套入至软塞部2的下端,这样整个软塞部2的上端内部就没有硬结构的存在,保证软塞部2柔韧性好的同时能加强人体舒适感以及防水性能;侧架件的顶端11为中空的圆圈,既确保了较大的支撑面积,能使侧架件10和软塞部2连接稳定,也减少了软塞部2内硬质结构的比例。
夹持空间14底端的宽度小于其上端的宽度,这是符合人体工学的,上端空间较窄刚好能起到较好的夹持作用,而人体鼻中隔底部是较宽一些的,因此与之对应的夹持空间14底端也宽一点,并且因为夹持空间14上窄下宽在底部形成有一个收缩处,能更好的起到一个限位作用,鼻塞不易脱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组合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自浩,未经黄自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666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弹性储能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储能结构及能量分配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