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测并控制面板布局的连接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67057.6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69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庄果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诺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3/06 | 分类号: | F21V23/06;H05B37/02;H05B37/0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384 | 代理人: | 高早红,谢亮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控制 面板 布局 连接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检测并控制面板布局的连接器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面板灯一般都是采用一块独立的发光面板,面板灯的造型一般都是通过对面板灯的整体进行造型,如此,在设置面板灯的形状时,需要采用整体的形状设计,并且,需要对发光面板进行整体造型,如此,制造成本较高,面板灯一旦成型,其形状不可变,可塑性低。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根据应用反复造型,并分别控制亮度和颜色,使用效果好,使用成本低的检测并控制面板布局的连接器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检测并控制面板布局的连接器系统,包括至少两发光面板和连接相邻两发光面板的连接器;其中,对应每一连接器,每一发光面板的侧面设置有一插卡槽,并且,插卡槽内设置有与该发光面板内MCU单片机连接的一组第一连接触点,连接器上设置有与该组第一连接触点对应的一组第二连接触点。
应用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连接器系统中,每一连接器设置两组相互对应连接的第二连接触点,其中,一组第二连接触点与一发光面板插卡槽内的第一连接触点插卡接触连接,另一组第二连接触点与另一相邻的发光面板插卡槽内的第一连接触点插卡接触连接。
应用于各个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连接器系统中,每一组第二连接触点包括有供电正极连接触点、供电负极连接触点、边检测连接触点和控制总线连接触点。
应用于各个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连接器系统中,每一发光面板设置为形状相同的三角形发光面板。
应用于各个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连接器系统中,每一发光面板设置为形状相同的等腰三角形发光面板或等边三角形发光面板。
应用于各个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连接器系统中,还包括一系统控制板,系统控制板插接在一发光面板上并与该发光面板内的MCU单片机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发光面板和连接器的结构,通过连接器可以连通多个发光面板,使发光面板内的MCU单片机可以通过连接器与系统控制板通讯,通过进行布局检测以及颜色亮度的改变,在现有发光面板上接入新发光面板时,发光面板内部MCU单片机将通过连接器与系统控制板通讯,系统控制板能知道新发光面板接入的是哪个边,在确认连通正确后将改变新发光面板颜色和亮度,并在手机端APP上显示最新发光面板布局,多个发光面板可以根据应用反复造型,并分别控制亮度和颜色,使用效果好,使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8个发光面板的一种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9个发光面板的一种组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并控制面板布局的连接器系统,其中,连接器系统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发光面板和连接相邻两发光面板的连接器,例如,如图2所示,发光面板201和发光面板202为两个相邻的发光面板,其中,发光面板201和发光面板202设置为形状相同的三角形发光面板,优选地,设置为形状相同的等腰三角形发光面板或等边三角形发光面板,每一发光面板内部都设置有LED光源和MCU单片机,LED光源和MCU单片机可以分别设置在三角形发光面板的各个顶角203上。
连接器206用于连通发光面板201和发光面板202,使发光面板201和发光面板202相互通信和共享电源,其中,发光面板201的侧面设置插卡槽204,发光面板202的侧面设置插卡槽205,如此,连接器206一端插入发光面板201的插卡槽204内,并与发光面板201内的MCU单片机连接,连接器206的另一端插入发光面板202的插卡槽205内,并与发光面板202内的MCU单片机连接,其连接电路机构如图1所示,其中,系统控制板可以插接在任一发光面板上并与该发光面板内的MCU单片机连接,该MCU单片机通过连接器与下一发光面板内的MCU单片机连接,如此类推,从而可以使任意数量的MCU单片机串联并与系统控制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诺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绿诺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670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