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继器装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67178.0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3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田瑜;江文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昊翔电能运动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155 | 分类号: | H04B7/155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1532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继 装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继器技术,特别涉及的是一种中继器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无线中继器在无线信号传输中起到了信号中继的作用,可以对信号起到放大、转换等作用。中继器的电子组件一般是内藏在外壳中,在组装或拆卸时,需要将外壳拆开,拿出电子组件进行维修或更换,现有的中继器装配结构中,外壳通常是包括上外壳和下外壳连接而成,一种连接方式是,连接部位通常需要较多的螺钉连接,而且在拆卸时,拆卸完上下外壳之间的螺钉之后,还需要拆卸电子组件与外壳之间的连接螺钉,拆卸方式十分繁琐,而且螺丝越多不仅外观收到影响,更会干扰信号的收发;另一种连接方式是,连接部位采用卡扣连接的形式来实现连接,但是这种连接方式并不牢固,长久使用容易在连接部位发生损坏,而且在拆卸时,仍然需要拆卸电子组件与外壳之间的连接螺钉,拆装仍然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继器装配结构,拆装方便,便于维修或更换。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中继器装配结构,包括电子组件,所述中继器装配结构还包括:筒轴、外部套筒和后盖;所述电子组件安装于所述筒轴,所述筒轴从所述外部套筒的前端伸入,且由所述外部套筒限位;所述后盖设于所述外部套筒的后端,并通过螺接件连接所述筒轴,以将所述筒轴固定于所述外部套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筒轴的未伸入端部盖合所述外部套筒的前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筒轴的未伸入端部具有台阶边缘,且由所述外部套筒的前端限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筒轴包括前盖和轴部,所述轴部伸入所述外部套筒中,所述前盖盖合所述外部套筒的前端;其中,所述前盖和轴部为一体成型连接,或者,所述前盖和轴部通过螺接件在前盖面向外部套筒内部的一侧内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轴部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电子组件至少包括电池、柔性电路板、电路主板及接口板,所述电池安装于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所述柔性电路板贴附所述电池安装,所述电路主板安装于所述上支架之上,所述接口板靠近所述后盖安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子组件还包括外置天线,所述外置天线呈蘑菇状,穿过所述前盖连接所述电路主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后盖盖合所述外部套筒的后端,所述后盖具有台阶边缘,且由所述外部套筒的后端限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部套筒为散热套筒,外部套筒的外表面密布有散热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部套筒与内部电子组件之间还依次叠设有第一导热硅胶片、屏蔽罩和第二导热硅胶片,所述第一导热硅胶片贴合所述外部套筒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导热硅胶片贴合内部电子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背夹,用于置入与后盖连接的外部套筒。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外壳采用单端螺接的方式连接,外部套筒的前端采用限位配合的方式,仅在后端通过螺接件将筒轴和后盖连接,便可将结构整体固定,拆卸时,只需对单端操作螺接件即可实现;而且通过筒轴承载电子组件,因而电子组件随着筒轴一并安装或拆卸下,因而只需单端操作螺接件便可将电子组件取出,拆装更为方便,减少螺接件,外观整洁美观,减少信号干扰;
此外,将外部套筒采用散热材质制成,从而外部套筒既起到外壳连接固定的作用,又起到散热器的作用,将外部套筒的外表面设置为布满散热棱,可以增大散热面积;还在外部套筒与电子组件的发热源之间设置直接接触导热的导热组件,使得热量更快速地传导至外部套筒,散热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中继器装配结构的壳体拆卸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中继器装配结构的整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中继器装配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中继器装配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1-筒轴,2-外部套筒,3-后盖,4-螺接件,5-电子组件,6-功能贴纸,7-背夹,8-导热组件,11-前盖,121-下支架,122-上支架,51-电池,52-柔性电路板,53-电路主板,54-接口板,55-外置天线,56-内置天线,5’-发热源,81-第二导热硅胶片,82-屏蔽罩,83-第一导热硅胶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昊翔电能运动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昊翔电能运动科技(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671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