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引脚排向机拉刀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67233.6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0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朱亚文;包剑波;王仁华;马培龙;谭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捷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67 | 分类号: | H01L21/6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60 | 代理人: | 易敏 |
地址: | 400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脚 机拉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属于二极管制造领域,特别涉及引脚排向机拉刀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二极管,包括与引线以及包覆于针脚外部的壳体,引线的一端与PN结固定设置在一起,另一端延伸至壳体外部,在安装时,引线的伸出端与电路板固定连接在一起。在二极管的生产过程中,通常使用引脚排向机将引线自动切落入石墨舟中,实现引线的排布,引线在石墨舟上排布完毕之后,将石墨舟从引脚排向机上取下,送入下一工序内加工。在引脚排向机中,拉刀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用于引脚排向机的拉刀,气缸与拉刀直接连接,在气缸驱动拉刀的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较大,且气缸的试杆直接与刀座进行碰撞,很容易损坏气缸。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果明显的引脚排向机拉刀,包括刀座、刀架、拉刀本体、气缸,所述刀架固定在所述刀座的一侧,所述刀座与所述刀架构成一个L型架,所述拉刀本体设置在所述刀座上、且一侧活动固定在所述刀架上,所述刀座上设有两个限位块,所述拉刀本体底部设有两个滑块,其中一个所述滑块位于两个所述限位块间;所述气缸在所述限位块配合下,驱动所述拉刀本体做往复运动;所述气缸的两根试杆上分别连接有减震器与消音器,其中所述减震器位于所述气缸与所述拉刀本体间。
进一步的,所述刀座上还设置有感应拉刀本体位置的光电开光,所述光电开关与引脚排向机控制台控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气缸与上述引脚排向机控制台控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拉刀本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存料口,该村料口大小与二极管引脚直径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气缸在驱动拉刀本体中,使得所述拉刀本体在往复运动中具有两个停顿位置,当所述拉刀本体处于第一停顿位置时,所述拉刀本体上的存料口与引脚排向机的斜振板引导槽相对应,二极管引脚进入所述拉刀本体上的存料口中;当所述拉刀本体处于第二停顿位置时,所述拉刀本体上的存料口与所述刀座上的落料孔相对应,二极管引脚会落入位于所述刀座下的石墨舟的引导孔内。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在二极管引脚排向机的应用中,减少气缸在驱动拉刀往复运动过程中的噪声与振动。本实用新型结构中,气缸与拉刀间连接有减震器,这种属于软连接,没有原拉刀结构中,气缸与拉刀间硬连接同心度要求高的要求。本实用新型对气缸、拉刀的损害减少,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引脚排向机拉刀,包括刀座1、刀架2、拉刀本体3、气缸4;刀架2固定在刀座1的一侧,刀座1与刀架2构成一个L型架;拉刀本体3设置在刀座1上、且一侧活动固定在刀架2上;刀座1上设有两个限位块5,拉刀本体3底部设有两个滑块6,其中一个滑块6位于两个限位块5间。气缸4与上述引脚排向机控制台控制连接;气缸4在限位块5配合下,驱动拉刀本体3做往复运动;气缸4的两根试杆上分别连接有减震器7与消音器8,其中减震器7位于气缸4与拉刀本体3间。刀座1上还设置有感应拉刀本体3位置的光电开光9,光电开关9与引脚排向机控制台控制连接。拉刀本体3上设有至少一个存料口,该存料口大小与二极管引脚直径相匹配。
气缸4在驱动拉刀本体3中,使得拉刀本体3在往复运动中具有两个停顿位置。在本实用新型应用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位置与斜振板10和石墨舟11位置相对应。拉刀本体3在气缸4驱动下做往复运动,具有与引脚排向机的斜振板10引导槽相对应的第一位置,及与刀座1上的落料孔相对应的第二位置,刀座1上的落料孔与石墨舟11的引导孔位置相对应。当拉刀本体3处于第一停顿位置时,二极管引脚进入拉刀本体3上的存料口中;当拉刀本体3处于第二停顿位置时,拉刀本体3上的存料口与刀座1上的落料孔相对应,二极管引脚会通过上述落料孔落入位于刀座1下的石墨舟11的引导孔内。这样,就完成一根二极管引脚的引导排向过程,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多个上述的引导槽、存料口、落料口、引导孔。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672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