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原型卧式倾斜旋风燃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68104.9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0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薛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建平 |
主分类号: | F23B50/12 | 分类号: | F23B50/12;F23L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型 卧式 倾斜 旋风 燃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风燃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高原型卧式倾斜旋风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普通的卧式旋风燃烧装置,不存在一头高及由一头低的燃烧结构,这样会使得快燃尽的颗粒固定在燃烧室中;而且没有出渣设备,燃烧后的灰渣固定在燃烧室内,影响了配风补氧效果,致使颗粒燃烧不充分,特别不能在高海拔缺氧地区使用。
国家专利局于2014年9月26日公开了一篇专利申请号为201420559994.6,名称为一种卧式木粉燃烧机的实用新型专利。包括炉体、喷火装置、增氧装置、点火装置、悬浮风机和送料装置,喷火装置、悬浮风机和点火装置分别位于炉体两端,增氧装置分别与炉体和喷火装置相连,送料装置倾斜安装在点火装置靠近炉体一端的侧面下方;增氧装置由增氧风机和进气管道构成,增氧风机和进气管道相连;增氧风机安装在炉体顶部,产生的氧气通过进气管道进入喷火装置的喷火口处。本实用新型的卧式木粉燃烧机结构合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燃烧充分,热效率高,起到了变废为宝,环保节能的效果。但是所述燃烧机燃烧过后的灰渣堆积在燃烧室内,使新添加的木粉没有足够的燃烧面积,使木粉燃烧不够充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增加燃料自然燃烧面积,补氧充分,产生火焰气旋且适用于高原地区的卧式倾斜旋风燃烧装置。为此,现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原型卧式倾斜旋风燃烧装置,包括出灰口和设置在炉膛内的燃烧室,所述燃烧室为一端高,一端低的倾斜型结构;所述燃烧室的内壁上从高端向低端延伸有若干根配风管且所述配风管沿燃烧室横截面方向均匀分布,所述燃烧室的高端向炉膛外侧延伸一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下方设有点火口。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燃烧室的高端设有一配风室,所述配风室的一端与外部鼓风机相连,另一端与所述配风管相连。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配风管包括短配风管和长配风管,所述短配风管延伸至燃烧室内部中部,所述长配风管延伸至燃烧室低端,所述长配风管和短配风管按照一根长两根短的顺序连续排列在燃烧室内壁上。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长配风管和短配风管的高端设有排渣小孔。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长配风管和短配风管上设置有若干个补氧孔。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将燃烧室设计成一端高、一端低的倾斜性结构,倾斜燃烧室便于颗粒在进料过程中将半燃烧状态下的颗粒自行向下推向炉口,新燃料均匀分布于炉膛燃烧室,增加燃料的自然燃烧面积,使燃料补氧更充分,火力更旺盛;且在燃烧室内部均匀分布有若干根配风管,使颗粒燃烧产生火焰气旋,让火焰尽可能的接触炉膛换热面,燃烧利用率更高。
(2)长配风管延伸至燃烧室低端,使炉口的半燃烧状态的生物质原料形成二次燃烧,燃烧面更大,燃烧效果更好。
(3)在配风管顶端设计排渣小孔,让配风过程中的气流自行将配风管内的灰渣带出,保证配风管正常补氧配风;补氧孔通过配风管不断给燃烧室提供充足的氧气,更有效的解决高原氧气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原型卧式倾斜旋风燃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原型卧式倾斜旋风燃烧装置中去掉配风室后的左视图。
图3应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燃烧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应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燃烧机去掉配风室后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燃烧室-1;短配风管-2;长配风管-3;排渣小孔-4;点火口-5;进料口-6;鼓风机-7;补氧孔-8;配风室-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建平,未经薛建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681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锅炉过热器减温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效节能多蓄热式烟气余热回收燃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