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婴儿游戏床的折叠底座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68585.3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0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梦贝比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D7/01 | 分类号: | A47D7/01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蓄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544 | 代理人: | 孙巍 |
地址: | 362712 福建省厦门市同***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婴儿 游戏 折叠 底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床领域,具体的说是指一种应用于婴儿游戏床的折叠底座。
背景技术
婴儿床,是指给婴幼儿专门使用的床,随着技术的发展,婴儿床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有可折叠便携式、多功能式、带控制的智能式及脚踏式等,当前运用较多的为可折叠便携式。现有的可折叠便携式婴儿床主要由可折叠底架、护栏及遮拦布等组成,所述可折叠底架包括底盘、与底盘铰接的四个连接件,每个连接件设有与其铰接的支杆,所述底盘的中部穿设有转动杆,该底盘的底面设有套设于转动杆上的卡件,每个连接件设有与卡件配合的卡部,所述底盘的上方设有与转动杆连接的转动件,通过旋转转动件从而带动卡件与卡部的分离和卡合,当卡件和卡部卡合时,支杆处于固定的状态,当卡件和卡部分离时,支杆即可进行折叠。现有的折叠底架在收起时,需将转动件先旋转使得卡件与卡部分离,然后再将转动件提起实现支杆的折叠,这样在操作中程序较为繁琐、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应用于婴儿游戏床的折叠底座,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应用于婴儿游戏床的折叠底座,包括底盘,该底盘的底面中部设有活动腔,该活动腔内设有与其相适配的活动座,该活动座的顶面中部设有一伸出底盘顶面的连接杆,该连接杆的顶部设有与其铰接的拉动件,所述活动座的顶面和活动腔的顶面之间设有第一弹簧,该第一弹簧套设于连接杆上,所述底盘设有四个支杆连接件,该四个支杆连接件的中心线呈“X”型,每个支杆连接件设有与活动腔连通且不具有底面的安装槽,每个支杆连接件与一支杆的一端铰接,该支杆的一端位于安装槽内,其中两相对的支杆的一端均设有可在该端内左、右活动的活动柱,该活动柱的一端伸入活动腔内,该活动柱的另一端同时与支杆的一端和支杆连接件铰接,该活动柱的一端端面包括第一竖直面以及位于第一竖直面下方且朝外倾斜的第一斜面,所述与两活动柱正对应的活动座的两侧面均包括与第一竖直面配合的第二竖直面以及与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该第二斜面位于第二竖直面的上方,所述底盘的底面固设有支座。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柱设有一容纳腔,该容纳腔的侧壁开设有对应设置的两切口,该切口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该第一切口的高度由外至内依次减小,该第一切口位于第二切口的外侧,所述容纳腔内设有第二弹簧,所述安装槽的侧壁设有第一铰接孔,所述支杆的一端的侧壁设有第二铰接孔,所述支杆连接件、支杆的一端以及活动柱通过铰接销穿过第一铰接孔、第二铰接孔以及第二切口进行铰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铰接销抵触,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容纳腔的端壁抵触。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柱的外周面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凸条。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腔的外周设有四个两两对应的插槽,其中两对应插槽的侧壁开设有卡口,所述支座的底面设有四个两两对应的弹性片,其中两对应弹性片的侧面设有与对应卡口卡合的卡部。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巧妙,当婴儿床需要折叠时,将拉动件提起带动连接杆和活动座向上活动,由于活动柱的第一斜面朝外倾斜地设置,因此活动座在向上活动的同时其两第二斜面将两活动柱向外顶开,直至活动柱的第一斜面与对应的第二斜面错位、第一竖直面与第二竖直面配合时,即可将支杆折叠;反之,将拉动件下压,从而带动连接杆和活动座向下活动,使得第一斜面与对应的第二斜面配合即可实现支杆的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提起和下压拉动件即可实现支杆的折叠及固定,其操作程序简单、方便,便于家长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支座和底盘后的结构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盘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座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柱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梦贝比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梦贝比儿童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685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尾门撑杆静音传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应用结构力学制成的新型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