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渗功能的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68731.2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0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吴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海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1/06 | 分类号: | F16L21/06;F16L5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防渗 功能 管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渗功能的管道。
背景技术
城市的供水或排水系统较为庞大,通常采用多节管道连接而成,因此,管道之间连接处的密封性较为关键。而在供水管道中,水压较大更容易漏水,漏水会渗透连接处的土壤,使得漏水处的地面以下地质疏松,久而久之容易形成地陷。
授权公告号为CN201095805Y、授权公告日为2008年8月6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渗漏排水管道,由依次连接的水管本体构成,所述水管本体连接处的外表面设置有抗拉装置,所述抗拉装置的两端设置有紧箍件,所述抗拉装置为土工布、尼龙布或塑胶布其中的一种。
现有技术通过在两根水管本体连接处的外部紧箍土工布等防水材料,来增加连接管道接口的连接牢固度。然而,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水管本体的端面无法达到光滑平整,当两端连接在一起后,会形成较大的缝隙,若不对其进行处理,易导致管道内部的水从缝隙中渗漏出。当抗拉装置与管道之间的积水越来越多时,易从抗拉装置与管道外壁之间的缝隙中渗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渗功能的管道,其解决了水易从管道之间的连接处渗出的问题,具有较好的防止管道渗漏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具有防渗功能的管道,包括多根管体,相邻所述管体之间连接有环形且具有弹性的防渗部,所述防渗部包括抵接件、贴合件和连接件,所述抵接件设置于连接件的两端,所述抵接件与管体外壁抵接,所述贴合件与管体内壁抵接,所述连接件的长度与管体边沿的厚度相同,所述连接件与管体边沿抵接,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多排环形的嵌设槽,所述嵌设槽内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环,所述防渗部外套设有用于抵接防渗部的加固部。
采用上述结构,在安装管体时,将防渗部的连接件贴住一管体的边沿,再将另一管体的边沿处与该防渗部的另一面压紧,最后安装加固部,对防渗部进行加固,使抵接件与管体的外壁之间更为贴合,抵接地更为紧密。由于防渗部具有弹性,当相邻的管体相对压紧时,连接件与两管体的边沿处紧密相贴。由于连接件的长度与管壁的厚度相同,使管体内壁抵接的贴合件相互配合。贴合件、连接件与抵接件相互配合,可减少管体内部的水沿连接处的缝隙向管道外部渗出的可能性。若水从贴合件与管道内壁连接的缝隙中渗出,沿着连接件与管道边沿的间隙渗透的过程中,嵌设槽内的遇水膨胀止水环遇水膨胀,增加其与管道边沿的抵接程度,阻挡水继续向管道外壁渗透。且嵌设槽和遇水膨胀止水环设置有多排,提供了多道防渗的屏障,从而增加了防止水渗透的概率。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抵接件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嵌设有补缝件,所述补缝件包括保护层和设置在保护层内部的填充物,所述保护层为聚氧化乙烯薄膜或糯米纸膜,所述填充物为水泥粉末。
采用上述结构,当水渗入抵接件上的环形槽内后,环形槽内部的聚氧化乙烯薄膜或糯米纸膜遇水后会溶化,内部的水泥粉末遇水接触后,形成水泥,对管体边沿的渗水处进行填补,减少水继续向管体外部渗出的可能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保护层与环形槽之间设置还有遇水膨胀止水带。
采用上述结构,当水进入环形槽内后,水泥粉末遇水变成水泥,凝固并对渗水的缝隙进行填补。同时,包覆在保护层外部的遇水膨胀止水带遇水后迅速膨胀,填充环形槽内的孔隙。由于防渗部外部被加固部包覆并向管体内部按压,因此,膨胀后的遇水膨胀止水带将水泥向渗水处的缝隙挤压,使凝固后的水泥对缝隙具有更好的填补作用,减少水渗出的可能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环形槽的边沿向连接件方向弯折。
采用上述结构,环形槽内依此放入与其内壁贴合的遇水膨胀止水环以及带有保护层的水泥粉末,且连接件与管体边沿形成的缝隙与环形槽的开口处连接,环形槽的边沿向连接件方向弯折,当防渗部与管体连接后,连接件与管体边沿连接处的缝隙端头与开口抵接,若有水从缝隙端头渗出,更易使渗出的水将保护层溶解并与其内部的水泥粉形成水泥,从而直接针对渗水的缝隙端头处进行填补,起到止水的效果。
进一步优选为:相邻所述嵌设槽对称设置于连接件的两面,同一平面的相邻所述嵌设槽等间距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海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海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687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胎检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测量核燃料棒内多种富集铀芯块柱长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