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提高消失模铸造零件表面粗糙度的熔蜡注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68902.1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63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项恒新;刘志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钜源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4 | 分类号: | B22C9/04;B22C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112 | 代理人: | 汤志武 |
地址: | 211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提高 消失 铸造 零件 表面 粗糙 熔蜡注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消失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提高消失模铸造零件表面粗糙度的熔蜡注蜡装置,特别适于使用常规中温精铸蜡提高泡沫塑料模表面光洁度,继而达到提高铸件表面粗糙度和公差等级的工艺中。
背景技术
消失模铸造是铸造行业的新兴铸造工艺方法,它是将与铸件尺寸形状相似的发泡塑料模型粘结组合成模型簇,刷涂耐火涂层并烘干后,埋在干石英砂中振动造型,在负压下浇注液体金属,使模型气化并占据模型位置,凝固冷却后形成所需铸件的新型铸造方法。消失模铸造的工艺过程比传统的砂型铸造工艺简单的多,它的工艺优点有:铸件精度高、设计灵活、无传统铸造中的砂芯和制芯工部,不会出现传统砂型铸造中因砂芯尺寸、清洁生产和减轻铸件毛坯的重量,机械加工余量小等优点。
虽然消失模铸造比传统砂型铸造铸件精度高、表面粗糙度好,但还是达不到精铸的要求,而精密熔模壳型铸造成本又非常高,且对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较大, 消失模铸造零件之所以无法同精密熔模壳型铸造相比,对绝大多数零件来说主要是泡沫塑料模表面比蜡型表面差,不如蜡型表面光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所述泡沫塑料模表面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提高消失模铸造零件表面粗糙度的熔蜡注蜡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用于提高消失模铸造零件表面粗糙度的熔蜡注蜡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恒温箱,恒温箱内置密闭化蜡调和釜,化蜡调和釜通过管路连接注蜡模,所述注蜡模为上下开合结构,设有两个快换注蜡头分别与管路连通。
一般地,所述化蜡调和釜通过调节阀连通压缩空气。
所述管路上设有开关阀。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提高消失模铸造零件表面粗糙度的工艺中,通过石蜡料的选择,消失成型泡沫模型材料选择,泡沫模型表面形状设计,熔蜡及注蜡,涂挂烘干、造型浇注等工艺过程,实现提高消失模铸造零件表面粗糙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熔蜡及注蜡过程是将泡沫模型放入预热温度为40-50℃的注蜡模中,合模并在0.01~0.015MPa压力下,将70-75℃的蜡液注入注蜡模,冷却后即得所需的符合零件几何尺寸要求,挂蜡后表面光洁的消失模泡沫模型。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工艺技术易掌握,操作简单,可靠性强,易于批量生产,适用于大部分精密铸造件的铸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熔蜡注蜡装置连接示意图。
图中,1-压缩空气,2-调节阀,3-化蜡调和釜,4-恒温箱,5-快换注蜡头,6-开关阀,7-注蜡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描述。
实施例:用于提高消失模铸造零件表面粗糙度的熔蜡注蜡装置参见附图1,主要包括恒温箱4,恒温箱4内置密闭化蜡调和釜3,化蜡调和釜3通过管路连接注蜡模7,所述注蜡模7为上下开合结构,设有两个快换注蜡头5分别与管路连通。
实施例中,化蜡调和釜3通过调节阀2连通压缩空气1;管路上设有开关阀6。
本实施例用于提高消失模铸造零件表面粗糙度的工艺中,通过石蜡料的选择,消失成型泡沫模型材料选择,泡沫模型表面形状设计,熔蜡及注蜡,涂挂烘干、造型浇注等工艺过程,实现提高消失模铸造零件表面粗糙度的目的。
实施例熔蜡及注蜡过程是将泡沫模型放入预热温度为40-50℃的注蜡模中,合模并在0.01~0.015MPa压力下,将70-75℃的蜡液注入注蜡模,冷却后即得所需的符合零件几何尺寸要求,挂蜡后表面光洁的消失模泡沫模型。
采用实施例装置用于提高消失模铸造零件表面粗糙度的工艺中,生产304不锈钢精密阀板40多吨,取代了原来的精密壳型铸造,取得了较好的综合效益。铸件表面粗糙度比传统消失模铸件表面粗糙度提高1~3级别,达到粗糙度6.3~12.5,尺寸精度提高1~2个级别,达到CT7级,达到硅溶胶精密铸造精度,比使用硅溶胶熔模壳型铸造节约成本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钜源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钜源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689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