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柱钻孔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68984.X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5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汤勇;谭荣霞;王亚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寿光万龙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7/28 | 分类号: | B23B47/28;B23Q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张迎召 |
地址: | 2627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柱 钻孔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柱钻孔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生产过程中,小型圆柱钻孔大多情况下采用单个零件装夹的加工方式,该种方式加工效率慢,极大的浪费了工时,对于批量零件的加工来说很不方便。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柱钻孔工装,其可以同时实现多个零件的装夹,减少了工作时间,而且该种结构可以简单有效的将工装固定在工作台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柱钻孔工装,包括底座、顶紧架、止推螺栓、固定螺栓和固定块。
所述底座上设有两列定位孔,所述底座两边为中空结构,所述底座两侧面设有与所述定位孔连通的止推孔,所述底座上设有顶紧架,所述顶紧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两边的中空结构内,所述顶紧架与所述底座通过导轨连接。
所述顶紧架包括滑杆和顶杆,所述顶杆一端竖向设置在滑杆上,另一端设置在止推孔内;所述底座的两侧设有推动顶紧架移动的止推螺栓。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圆柱钻孔工装,所述滑杆两端设有与所述导轨配合的滑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圆柱钻孔工装,所述底座上设有螺孔,所述螺孔上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螺接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于所述底座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圆柱钻孔工装,该圆柱钻孔工装,包括底座、顶紧架、止推螺栓、固定螺栓和固定块,底座上设有可放入工件的定位孔,定位孔与侧面的止推孔连通,可以通过顶紧架上的顶杆将工件顶紧,顶杆设在滑杆上,该种结构可以同时顶紧多个工件,滑杆上设有的滑槽使在轨道上滑动时更方便,顶紧架的移动通过顶紧螺栓进行推动,此种结构简单方便,顶紧效果好,底座上设有的固定螺栓和与固定螺栓配合使用的固定块,有效的将底座固定在工作平台上,该种固定方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其可以同时实现多个零件的装夹,减少了工作时间,而且该种结构可以简单有效的将工装固定在工作台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顶紧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螺栓与固定块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止推螺栓,2-顶紧架,3-底座,4-固定螺栓,31-螺孔,32-导轨,33-定位孔,34-止推孔,21-滑杆,22-滑槽,23-顶杆,41-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圆柱钻孔工装。该圆柱钻孔工装,包括底座3、顶紧架2、止推螺栓1、固定螺栓4和固定块41,底座3上设有两列定位孔33,底座3的两边为中空结构,底座3的两边设有与定位孔33连通的止推孔34,止推孔34的数量与定位孔33的数量相对应,底座3的中空结构内设有顶紧架2,所述顶紧架2通过设在底座3上的导轨32与底座3连接。
顶紧架2包括滑杆21和顶杆23,滑杆21上设有与导轨32相配合的滑槽22,该滑槽22位于滑杆21的两端,滑杆21上设有与所述止推孔34相应数量的顶杆23,该顶杆23一端设在滑杆21上,另一端设在止推孔34内,该顶紧架2可以通过设在底座3上的止推螺栓1控制沿导轨32滑动,该止推螺栓1螺接在底座3两侧;底座3的中间位置设有螺孔31,该螺孔31内设有固定螺栓4,该固定螺栓4穿过螺孔31并与设于底座3下方的固定块41螺接。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根据具体的工作过程做具体的描述,将该圆柱加工工装通过底座3上设有的固定螺栓4和位于底座3下方的固定块41固定在钻床工作平台上,固定块41设于钻床工作平台的T型槽内,并通过固定螺栓4紧固,该种固定方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然后将工件设于定位孔33内并通过底座3两侧的止推螺栓1,推动顶紧架2沿导轨32移动,通过顶紧架2上设有的顶杆23同时将工件顶紧在定位孔内,该种结构可以实现多个工件的同时装夹,减少了装夹次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寿光万龙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寿光万龙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689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