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熔融进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69152.X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58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孟健;范亚东;辛本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茂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3/14 | 分类号: | B65G33/14;B65G33/2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9 | 代理人: | 屈科辉,傅磊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熔融 进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进料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料熔融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如今塑料炼油装置均无法做到连续进料、生产,一般包括间歇式人工投料和螺旋进料系统。对于间歇式人工进料,需要人工把料装入输送机,然后经过输送机把料输送到反应釜中,此种方法无法使系统进行连续化生产;对于螺旋进料系统,此系统可以做到连续进料,但是无法去除原料中的水分,并且由于塑料是蓬松的状态,气密性不够,安全性不够;且单位时间的进料量不高,无法提高经济效益,不能实现工业化生产,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塑料熔融进料装置,效果好。
一种塑料熔融进料装置,包括螺旋管道、螺杆、叶片、动力单元、夹套;
螺旋管道上设有进料孔、出料孔;
螺杆置于螺旋管道内并与螺旋管道转动连接;
叶片置于螺旋管道内,叶片安装在螺杆上,叶片沿着螺杆的长度方向成螺旋状分布;
夹套包裹在螺旋管道上,夹套和螺旋管道之间围合成加热空间,夹套上设有均与加热空间连接的进液孔、出液孔。
优选的,还包括波纹管膨胀节,波纹管膨胀节安装在出料孔。
优选的,还包括料斗,料斗与进料孔连接。
优选的,叶片的螺距自进料孔向出料孔的方向逐渐减小。
优选的,叶片的表面设有多个凸起,凸起的直径为0.1-1mm。
优选的,叶片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自叶片的根部向叶片的顶部逐渐减小。
优选的,叶片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45度。
本实用新型中,在送料前,外界先通过进液孔向加热空间内通入导热介质,对螺旋管道进行预热;防止温度低而导致挤出塑料时设备抱死。
当设备温度达到设定的值之后,开始进料,原料经过料斗、进料孔进入螺旋管道,去除塑料中的水分,并使其达到熔融状态,便于快速进入到后续工艺设备中。
本实用新型能够去除塑料中的水分,并对塑料进行熔融,便于后续工艺对熔融的塑料之间进行加工处理,也能够提高送料效率。夹套包裹在螺旋管道上,对塑料加热均匀;本实用新型可以进行连续进料,能够让设备中的气体密闭在设备内,避免外泄,达到环保等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的结合;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参照图1: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塑料熔融进料装置,包括螺旋管道1、螺杆2、叶片3、动力单元4、夹套5。
螺旋管道1上设有进料孔、出料孔。
螺杆2置于螺旋管道1内并与螺旋管道1转动连接。
叶片3置于螺旋管道1内,叶片3安装在螺杆2上,叶片3沿着螺杆2的长度方向成螺旋状分布。
夹套5包裹在螺旋管道1上,夹套5和螺旋管道1之间围合成加热空间,夹套5上设有均与加热空间连接的进液孔8、出液孔9。
利用动力单元4带螺杆2转动,利用叶片3进行送料
本实施例还包括波纹管膨胀节6,波纹管膨胀节6安装在出料孔;由于设备温度较高,设计时增设了波纹管膨胀节6,可以满足热膨胀的位移,增加设备使用安全性。
本实施例还包括料斗7,料斗7与进料孔连接;便于进料。
本实施例中,叶片的螺距自进料孔向出料孔的方向逐渐减小;便于塑料进入螺旋管道内,在加热后,塑料的体积便小,通过上述设计,便于熔融后的塑料密封螺旋管道,保证螺旋管道气密性。
本实施例中,叶片10的表面设有多个凸起,凸起的直径为0.1-1mm;便于熔融后的塑料与叶片分离,避免粘接,便于送料。
本实施例中,叶片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自叶片10的根部向叶片10的顶部逐渐减小。
本实施例中,叶片10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45度;角度过大或过小不利于物流传送。
现有的叶片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通常是恒定的,物料输送的轴向速度在叶片根部较小,顶部较大,即在径向方向轴向速度存在速度差,物料输送时产生相对运动的摩擦损失,通过让叶片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逐渐的减小,减小因速度差而造成的摩擦损失,提高送料效率;让物流运动速度一致,让塑料加热的更加均匀,提高熔融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茂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科茂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691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合金刀片(XP‑1620)
- 下一篇:物料提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