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缆编织层后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69550.1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1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邓源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科一升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缆 编织 层后刷 装置 | ||
1.一种线缆编织层后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毛刷(1)、两个电机(2)、开合机构(3)、驱动机构(4)和安装板(5),所述两个毛刷(1)分别安装于两个电机(2)上并由电机(2)带动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两个电机(2)固定安装于开合机构(3)上并由开合机构(3)带动相向运动,所述开合机构(3)安装于安装板(5)上,并由同样位于安装板(5)上的驱动机构(4)驱动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编织层后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构(3)包括滑动安装于安装板(5)上的左开合臂(31)和右开合臂(32),左开合臂(31)和右开合臂(32)上分别固定有一个电机(2),所述左开合臂(31)和右开合臂(32)由驱动机构(4)带动相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编织层后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5)上设置有导轨(51),所述左开合臂(31)和右开合臂(32)安装于所述导轨(51)上,并可沿导轨(51)相向或相背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编织层后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直线驱动单元(41)和驱动块(42),所述直线驱动单元(41)安装于安装板(5)上,所述驱动块(42)固定安装于直线驱动单元(41)的输出端,并由其带动做直线运动,所述驱动块(42)上设置有与左开合臂(31)和右开合臂(32)相对应的斜面(421),当直线驱动单元(41)驱动驱动块(42)向所述开合机构(3)移动时,所述驱动块(42)上的斜面(421)驱动左开合臂(31)和右开合臂(32)沿导轨(51)相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编织层后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开合臂(31)和右开合臂(32)上设置有与所述斜面(421)相配合地滑轮(33),驱动块(42)通过斜面(421)与滑轮(43)的配合间接驱动左开合臂(31)和右开合臂(32)沿导轨(51)相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编织层后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开合臂(31)和右开合臂(32)之间设置弹性复位装置(34),所述弹性复位装置(34)用于左开合臂(31)和右开合臂(32)的复位。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线缆编织层后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治具,去掉保护层后的线缆由固定治具固定并移动至两个毛刷(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线缆编织层后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驱动单元(41)为气缸或丝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科一升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科一升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6955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氧化防短路插排
- 下一篇:一种防水防尘汽车电子线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