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原料均匀压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70471.2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0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少伟;庄玉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鸿圣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27/02 | 分类号: | D01G27/02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7252 | 代理人: | 陈海滨 |
地址: | 2664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料 均匀 实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原料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料均匀压实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纺织原料加工行业,需要对原材料加工有一个预梳理的过程,预梳理完成后,将原料进行初步压实整合进入下一加工流程,原料初步压实效果,对后续加工的成品率有着很大的影响,现有的原理梳理压实方法主要采用机械压实或人工压实,压实效果不明显,且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在具有压力的气流的作用下,将原料均匀压实的原料均匀压实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原料均匀压实装置,包括原料压实腔,所述原料压实腔的顶部设有进风口,原料压实腔的底部一侧设有第一网孔板,第一网孔板连接第一回风箱,原料压实腔的底部与第一网孔板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网孔板,第二网孔板连接第二回风箱,第一回风箱与第二回风箱之间设有连通通道,第二网孔板的上沿所处位置的高度高于第一网孔板的上沿所处位置的高度,第二网孔板的下沿所处位置的高度高于第一网孔板的下沿所处位置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回风箱内靠近第一网孔板的一侧、第二回风箱内靠近第二网孔板的一侧均设有可沿风向移动的回风隔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回风箱与第二回风箱内靠近排风口的一侧设有进风调节板。
优选地,所述原料压实腔上设有观察窗。
优选地,所述原料压实腔的底部设有第一导料板与第二导料板,第一导料板的上端与第一网孔板的下端相衔接,第二导料板的上端与第二网孔板的下端相衔接,第一导料板的下端与第二导料板的下端均连接出料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回风箱与第二回风箱上均设置有回风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原料压实腔内的原料在气流的作用下压实,其中第一网孔板、第二网孔板的左侧与右侧形成风道,在气流作用下将原料紧密的压实在第一网孔板与第二网孔板上;利用第一网孔板与第二网孔板之间的高度差和回风隔板的协同平衡作用,保证原料压实腔内第一网孔板与第二网孔板处的原料厚度相当,避免造成两侧的原料厚度不均衡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该原料均匀压实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该原理均匀压实装置用于自调匀整式气压喂毛机的示意图。
其中,1为输送平帘,2为斜钉帘,3为风机,4为排风口,5为送风管,6为集风箱,7为导风通道,8为原料压实腔,9为第一回风箱,10为吸风口,11为第二网孔板,12为进风调节板,13为第一网孔板,14为回风隔板,15为出风调节板,16为震动网板,17为给棉罗拉,18为开松辊,19为喂棉罗拉,20为躺棉板,21为第一导料板,22为第二导料板,23为出料口,24为第二回风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原料均匀压实装置,包括原料压实腔8,原料压实腔8的顶部设有进风口,原料压实腔8的底部一侧设有第一网孔板13,第一网孔板13连接第一回风箱9,原料压实腔8的底部与第一网孔板13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网孔板11,第二网孔板11连接第二回风箱24,第一回风箱9与第二回风箱24之间设有连通通道,第二网孔板11的上沿所处位置的高度高于第一网孔板13的上沿所处位置的高度,第二网孔板11的下沿所处位置的高度高于第一网孔板13的下沿所处位置的高度。
第一回风箱9内靠近第一网孔板13的一侧、第二回风箱24内靠近第二网孔板11的一侧均设有可沿风向移动的回风隔板14。
第一回风箱9与第二回风箱24内靠近排风口的一侧设有进风调节板12,第一回风箱9与第二回风箱24上均设置有回风口。
原料压实腔8上设有观察窗,原料压实腔8的底部设有第一导料板21与第二导料板22,第一导料板21的上端与第一网孔板22的下端相衔接,第二导料板22的上端与第二网孔板11的下端相衔接,第一导料板21的下端与第二导料板22的下端均连接出料口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鸿圣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鸿圣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704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