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棒材生产精整打包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70699.1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2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严成龙;王清贵;周刚;梁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9/00 | 分类号: | B21B39/00;B65G47/5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124 | 代理人: | 许泽伟 |
地址: | 617023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打包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棒材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棒材生产精整打包系统。
背景技术
在轧钢行业的生产过程中,棒材成品经过定尺冷剪剪切后,通过辊道输送和卸料小车运输到精整收集链上,在收集链上完成质量检验、分选和计数后,将棒材成品输送到打包辊道上进行打包。但是在收集链输送过程中,由于人工分选和输送线路较长,工序较多,容易造成棒材成品参差不齐的问题,同时,精整收集链运行面和打包辊道的辊道面之前存在一定的落差,棒材成品(特别是小规格(Φ12-Φ16)的成品)在从收集链掉落到打包辊道的过程中,成品出现弹跳的情况,引起相互“打绞”,由于成品之间相互“打绞”,给棒材料捆齐头也带来较大麻烦,不方便打包料捆,增加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精整打包的棒材生产精整打包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棒材生产精整打包系统,包括精整收集链、打包辊道,打包辊道设置在精整收集链末端的下方,还包括棒材传递装置,棒材传递装置设置在精整收集链、打包辊道之间,棒材传递装置包括第一液压驱动机构、传动臂、接料臂、旋转轴、旋转轴支撑件,第一液压驱动机构包括油缸,油缸通过传动轴与传动臂的下端连接,接料臂上设置有接料槽,旋转轴支撑件安装设置在精整收集链的机架上,旋转轴与旋转轴支撑件匹配连接,传动臂的上端、接料臂的一端与旋转轴连接。
进一步的是,旋转轴支撑件为轴承。
进一步的是,接料槽为“U”型槽。
进一步的是,打包辊道的一侧设置有齐头挡板,打包辊道的另一侧设置有与齐头挡板相对应的齐尾挡板。
进一步的是,齐头挡板由第二液压驱动机构驱动,使齐头挡板能前后移动。
进一步的是,齐尾挡板由第三液压驱动机构驱动,使齐尾挡板能前后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精整收集链、打包辊道之间设置棒材传递装置,棒材传递装置将棒材从精整收集链平稳输送至打包辊道上,防止了棒材成品之间“打绞”的情况发生,从而方便精整打包工作,提高打包的效率;棒材传递装置由第一液压驱动机构、传动臂、接料臂、旋转轴、旋转轴支撑件构成,当第一液压驱动机构驱动油缸前后运动,使传动臂、接料臂绕旋转轴旋转,使油缸的前后运动转换成接料臂绕旋转轴旋转运动,由于一般精整收集链、打包辊道的上下距离不是很大,接料臂绕旋转轴旋转运动可认为是在精整收集链、打包辊道之间上下移动,整个棒材传递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精整收集链 1、打包辊道 2、第一液压驱动机构 3、油缸 31、传动臂 4、接料臂 5、接料槽 51、旋转轴 6、传动轴 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棒材生产精整打包系统,包括精整收集链1、打包辊道2,打包辊道2设置在精整收集链1末端的下方,还包括棒材传递装置,棒材传递装置设置在精整收集链1、打包辊道2之间,棒材传递装置包括第一液压驱动机构3、传动臂4、接料臂5、旋转轴6、旋转轴支撑件,第一液压驱动机构3包括油缸31,油缸31通过传动轴7与传动臂4的下端连接,接料臂5上设置有接料槽51,旋转轴支撑件安装设置在精整收集链1的机架上,旋转轴支撑件优选为轴承,旋转轴6与旋转轴支撑件匹配连接,传动臂4的上端、接料臂5的一端与旋转轴6连接。
当第一液压驱动机构3驱动油缸31前后运动,使传动臂4、接料臂5绕旋转轴6旋转,使油缸31的前后运动转换成接料臂5绕旋转轴6旋转运动,由于一般精整收集链1、打包辊道2的上下距离不是很大,接料臂5绕旋转轴6旋转运动可认为是在精整收集链1、打包辊道2之间上下移动。如图1所示,当油缸31往前运动时,推动传动臂4向前绕旋转轴6旋转,同时接料臂5可认为是向上运动,将精整收集链1的棒材8放置在接料槽51中,然后,使油缸31往后运动,接料臂5可认为是向下运动,到达打包辊道2,将棒材8卸下至打包辊道2上,完成棒材8从精整收集链1传输至打包辊道2,整个过程可有效防止棒材8成品之间“打绞”的情况发生,从而方便精整打包工作,提高打包的效率。而且,整个棒材传递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为了方便棒材8的放置,接料槽51为“U”型槽。为了进一步提高打包的效果,棒材8的头部与尾部对齐,方便料捆,本实用新型还在打包辊道2的一侧设置有齐头挡板,打包辊道2的另一侧设置有与齐头挡板相对应的齐尾挡板。齐头挡板与齐尾挡板均为竖直安装的竖板,齐头挡板由第二液压驱动机构驱动,使齐头挡板能前后移动,齐尾挡板由第三液压驱动机构驱动,使齐尾挡板能前后移动,棒材8放置在打包辊道2上,通过齐头挡板与齐尾挡板使多个棒材8的头部和尾部相对齐。液压驱动机构使用效果好,便于自动化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706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轧制系统输送辊道末端的对齐装置
- 下一篇:粗轧机机架辊道减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