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脚手架竖向稳定承载力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71109.7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1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周继忠;张漳荣;郑永乾;庄金平;张鹏程;吴培良;潘嘉明;李思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2 | 代理人: | 林晓琴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脚手架 竖向 稳定 承载力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脚手架竖向稳定承载力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建筑工程中,脚手架支撑系统有传统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系统、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支撑系统、插销式钢管脚手架支撑系统等。脚手架支撑系统在进行工程实践应用之前,都必须经过严谨的稳定承载力试验,其中包括竖向稳定承载力试验。现有技术的一篇名为“门式钢管脚手架稳定承载能力研究”的论文中公开了一种脚手架的试验加载装置,如图1所示,该试验装置包括两根立柱21',一个工字型反力钢梁23'以及四根墙体连接杆,形成一个静力试验加载装置,千斤顶要安装在较高处的工字型反力钢梁23',千斤顶的力作用于主梁11'上,传递给次梁12',再传递给脚手架200',主梁11'与次梁12'需要现场搭建,增加试验工作,且单根立柱21'是两根5米到6米的钢梁通过螺栓连接拼接而成,需要耗费较多材料;由于反力架架体较高,需通过多根连墙连接杆,与墙体连接,才能保证架体的稳定。
目前的竖向稳定承载力试验,大部分根据脚手架架体的搭设高度,加工大型的反力架,对脚手架进行实施加载,这种加载方法不仅试验花费高,而且装置的功能形式单一,只能专门用于高大脚手架的试验,不适用各类脚手架,且使用次数少,造成较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脚手架竖向稳定承载力的试验装置,便于加载操作,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脚手架竖向稳定承载力试验装置,包括组装式分配梁、低位反力架和钢绞线;
所述组装式分配梁包括两钢主梁、两钢次梁和一定滑轮,所述定滑轮安装于两平行设置的钢主梁之间,两所述钢次梁分别固定于钢主梁两端部;
所述低位反力架包括两立柱、两底座、一上横梁和一下横梁,两所述立柱分别固定于两所述底座上,所述上横梁固定安装于两所述立柱上之间,所述下横梁滑动安装于两所述立柱之间,且所述上横梁与下横梁平行设置,所述下横梁上安装有一用于固定钢绞线的钢绞线固定器,所述上横梁与下横梁之间设有千斤顶和传感器,控制加载上横梁与下横梁之间的作用力;
所述钢绞线绕过所述定滑轮后,两端分别固定于钢绞线固定器上,确保传力方向为竖直方向。
进一步的,两所述立柱均设有凹槽轨道,所述下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滚轮,所述滚轮与凹槽轨道滚动连接,大大减小了下横梁与立柱之间的摩擦,也防止了下横梁的晃动,同时利用凹槽轨道限制下横梁水平位移和内外位移,提高实验精度。
进一步的,所述千斤顶固定安装于上横梁上。
进一步的,所述千斤顶固定安装于下横梁上。
进一步的,所述组装式分配梁的钢主梁为箱型,所述钢次梁为工字型,所述钢主梁与钢次梁相互垂直,形成H型,且所述钢主梁端部包覆于所述钢次梁的上翼缘与下翼缘之间并通过高强螺栓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组装式分配梁的钢主梁和钢次梁均为工字型,所述钢主梁与钢次梁相互垂直,形成H型,且所述钢主梁端部包覆于所述钢次梁的上翼缘与下翼缘之间并通过高强螺栓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组装式分配梁的钢主梁和钢次梁均为工字型,所述钢主梁与钢次梁相互垂直,形成H型,且所述钢主梁两端腹板处开设有用于卡设钢次梁的矩形槽口,所述钢次梁与钢主梁通过高强螺栓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通过钢绞线连接组装式分配梁与低位反力架,利用千斤顶对低位反力架可自由移动的下横梁进行加载,实现对脚手架顶部加载,这种试验装置及试验方式改变传统的高反力架高处加载方式,在低处利用低位反力架即可对脚手架实施加载,降低高位试验条件的要求和难度,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2、将高位的反力架改成低位反力架,节省了材料。
3、可实现高度差异较大的各类脚手架的试验,在实施过程中只需要调整钢绞线长度即可,灵活方便,实用性强。
组装式分配梁将钢主梁和钢次梁组装在一起使用,减少现场搭建工作,简化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脚手架竖向承载力试验装置。
图2为本发明试验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试验装置使用状态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组装式分配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组装式分配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组装式分配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工程学院,未经福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711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