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化色牢度测试样浸润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71217.4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7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洪杰;刘梅城;谢婕;王思阳;王方;唐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36 | 分类号: | G01N3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牢度 测试 浸润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色牢度测试样浸润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色牢度测试样浸润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纺织品试样浸润的操作还停留在人工用玻璃棒或其它棒状物体不时予以揿压和拨动,以达到试样的完全浸润,确保试液能良好而均匀的渗透;人工操作时,无法保证揿压和拨动的均匀性、全面性,而且一次只能针对一个试样盒,效率非常低;同时,浸润过程一般为30min,需要不时予以揿压和拨动,人为的连续操作会给人带来疲惫、倦怠感,而且人工操作中由于力度和间距都不一样,完成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差错;另外,在色牢度测试中,类型多样,浸润的液体多样化,有些溶液是酸碱性的,存在对人体造成一些不安全的隐患和可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现提供一种能够同时进行多组试样批量化浸润,可实现智能化控制,结构简单,高效,使用便捷的智能化色牢度测试样浸润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化色牢度测试样浸润设备,其创新点在于:包括透明框架、加料装置、施力装置、试样盒、支撑架和操作显示屏,所述支撑架对称安装在透明框架的四个角落上,所述加料装置固定安装在透明框架上,所述施力装置固定安装在透明框架上,所述加料装置与施力装置在透明框架垂直方向上平行安装,所述操作显示屏固定安装在透明框架的侧端部,所述试样盒开设在透明框架的底端部;
所述施力装置、加料装置与操作显示屏电连接,所述加料装置由料盒、进料管、计量泵、纵向导轨a和横向导轨a组成,所述横向导轨a对称固定安装在透明框架的侧端部,所述纵向导轨a两端通过滚轮与横向导轨a进行连接,所述计量泵通过滚轮与纵向导轨a进行连接,所述进料管的一端与料盒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进料管的另一端与计量泵进行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施力装置由施力框体、伸缩杆a、伸缩杆b、浸压机械手、挤压机械手、横向导轨b和纵向导轨b,所述横向导轨b对称固定安装在透明框架的侧端部,所述纵向导轨b两端通过滚轮与横向导轨b进行连接,所述施力框体通过滚轮与纵向导轨b进行连接,所述浸压机械手通过伸缩杆a与施力框体底端部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机械手通过伸缩杆b与施力框体底端部进行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试样盒侧面为一T型结构,所述试样盒的底端部还固定安装有一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上设置有一电磁阀a,所述试样盒的底端部与水平线的倾斜角度为5-30°。
进一步的,所述料盒中间位置处还固定安装有一挡板,将料盒分成2个方格,所述每个方格的底端部均固定连接有一进料分管,所述两个进料分管汇聚与进料管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进料分管上均设置有电磁阀b。
进一步的,所述浸压机械手由支撑底板和按压触手,所述支撑底板固定安装在伸缩杆a的下端部,所述按压触手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板的底端部,所述按压触手为扁平长方体结构,所述按压触手与支撑底板之间的角度为90°。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机械手为扁平长方体结构,所述扁平长方体结构的挤压机械手固定安装在伸缩杆b的下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试样盒的大小与浸压机械手、挤压机械手的底端部大小相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试样盒设置有2排,所述每排试样盒的数量为3-10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添加施力装置和加料装置,能够实现自行加料,同时施力装置会进行浸压和挤压的操作,有效实现了机械的自动化,避免了人为的操作,提高了操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加料装置的料盒采用双格设计,可以实现2种不同色牢度测试溶液的浸润,避免了多次溶液的更换,大大提高了操作效率,同时计量泵的使用,实现了浸润量的精准化操作,省去了原有的溶液量取步骤。批量化测试,存在组合样重量各不相同的情况,可以实现精准控制;也即组合样重量不一,按照标准规定的浴比,加入的试液是有不同的。
(3)本实用新型的施力装置中使用浸压机械手和挤压机械手,通过伸缩杆,实现了浸压和挤压的半自动操作,提高了操作效率的同时,进一步保障了操作者的使用安全性;浸润时间满30min后,挤压组合样,将多余残夜排出,这也避免或者减少了人工取出,放置在树脂板上再用玻璃棒或其他装置去挤压去除多余残液操作这一步骤。
(4)本实用新型的试样盒的底端部还固定安装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上设置有电磁阀a,可以在浸润结束后,实现溶液的自行排出,减少了人为操作的繁琐性,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712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