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间粉尘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71372.6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8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蓝志强;陈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众辉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B01D46/24;B01D46/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362013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间 粉尘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间排气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间粉尘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现在各种制造业车间生产过程中经常导致各种废气、粉尘的产生,如焊接车间和粉末涂装车间,特别是粉末涂装车间,在喷涂作业过程中,虽然有粉末回收装置,但其吸收范围有限,仍会有部分粉末弥漫至空气中,若不经常处理将导致车间粉末量增多,有害工人身体健康,且多数粉末回收装置的风机均设置于其顶部,运行时风机会增大车间的噪音,使工人在噪音环境下工作,长期下去不利于工人的身心健康,而多数最终排出室外的气体仍会带有一些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细微颗粒物,造成大气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行方便的车间粉尘过滤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吸风管固定于车间内顶部,并由连接风管连接至车间外粉尘过滤箱,粉尘过滤箱内设有若干滤芯,粉尘过滤箱顶部连接有排风机,排风机上连接有排风管,排风管内一处两侧设有U型槽,活性炭过滤板插入U型槽内,且排风管靠近出风口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
进一步,所述吸风管可根据实际要求设置多根。
进一步,所述吸风管两侧设有吸风口。
进一步,粉尘过滤室设有清理门。
进一步,所述第一挡板相较于第二挡板靠近活性炭过滤板,第一挡板上透气孔数量多于第二挡板透气孔数量。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设置于车间顶部的吸风管,可根据车间使用面积设置多根,增加吸收范围,而吸风管两侧的吸风口可进一步扩大其吸收范围,减少车间粉尘的含量,吸风管由连接风管连接至室外的粉尘过滤箱,并将排风机设置于其上方,防止排风机工作时产生的巨大噪音影响工人的生产操作,排风机将车间内的粉尘吸入粉尘过滤箱,粉尘过滤箱中的滤芯能够过滤掉大部分车间生产产生的粉尘,并且粉尘过滤箱上设有的清理门可方便定时为其清理内部积压的粉尘,气流经由粉尘过滤箱过滤后进入排风管,排风管上的活性炭过滤板能够对其进行进一步过滤,将气流内的细微颗粒吸附于其中,防止其污染空气,最后气流进入及第二挡板,由于第一挡板上透气孔数量多于第二挡板,此方式可加快气流的排放,且排放距离更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排风管俯视图。
图3为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示意图。
附图标号为:1-排风管 2-清理门 3-滤芯 4-粉尘过滤箱 5-排风机 6-连接风管 7-吸风管 8-吸风口 9-U型槽 10-活性炭过滤板 11-第一挡板 12-第二挡板 13-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1、2、3所示,所述吸风管7固定于车间顶部,可根据车间使用面积设置多根,增加吸收范围,而设置于吸风管7两侧的吸风口8可进一步扩大其吸收范围,减少车间粉尘的含量,吸风管7由连接风管6连接至室外的粉尘过滤箱4,并将排风机5设置于其上方,防止排风机5工作时产生的巨大噪音影响工人的生产操作,降低生产效率,且粉尘过滤箱4内设有若干滤芯3,滤芯3能够过滤掉大部分车间生产中产生的粉尘,并且粉尘过滤箱4上设有的清理门2可方便定时为其清理内部积压的粉尘,气流经由粉尘过滤箱4过滤后进入排风管1,排风管1上的活性炭过滤板10能够对其进行进一步过滤,将气流内的细微颗粒吸附于其中,防止其污染空气,且活性炭过滤板10放置于排风管的U型槽9内,便于取出,定时更换。最后气流进入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1之间,由于第一挡板11上透气孔13数量多于第二挡板12,此方式可加快气流的排放,且排放距离更远。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众辉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众辉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713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动式手机充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控制供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