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约型换热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71833.X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9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李佳琳;陈明华;刘清华;邢芳;刘甲;徐晓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海工英派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F9/007;F28G9/00;F28F19/01;F28F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韩冰,严政 |
地址: | 10001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约 型换热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集约型换热设备。
背景技术
换热器(heat exchanger),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
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高效换热器,其是液-液、液-汽进行热交换的理想设备,且因其具有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应用广泛、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现有的板式换热器外形尺寸较大不但占地面积大、高度高,不便于运输与安装,而且板式换热器通常成组布置,连接在这些板式换热器之间的管线较长,容易使得压降较大;此外,操作人员需要大量移动才能操作巡检整组板式换热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约型换热设备,以便于换热设备的运输与安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约型换热设备,该换热设备包括橇装固定架、以及至少两个板式换热器;所述橇装固定架包括橇底盘、支撑平台、以及与所述板式换热器数量相应的至少两组支撑组件,所述橇底 盘和所述支撑平台平行设置,各所述支撑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橇底盘和所述支撑平台之间;各所述板式换热器对应的安装在相应的支撑组件上,且分别设有热流入口、热流出口、冷流入口和冷流出口;
其中,与各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热流入口相连的各热流进料管、以及与各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冷流出口相连的各冷流出料管设置在高于所述支撑平台的位置;与各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冷流入口相连的各冷流进料管、以及与各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热流出口相连的各热流进料管设置在位于所述橇底盘和所述支撑平台之间的位置。
优选地,上述换热设备中各所述热流进料管轴平行、且相对于所述支撑平台等距设置;各所述冷流出料管轴平行、且相对于所述支撑平台等距设置;各所述冷流进料管轴平行、且相对于所述橇底盘等距设置;各所述热流出料管轴平行、且相对于所述橇底盘等距设置;且各所述热流进料管、各所述热流出料管、各所述冷流进料管、以及各所述冷流出料管分别通过相应的连接管与相应的板式换热器相连。
优选地,上述换热设备的支撑平台上设有多个开口,各所述热流进料管分别通过穿过相应开口的热流连接管与相应的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热流入口相连;各冷流出料管分别通过穿过相应开口的冷流连接管与相应的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热流出口相连。
优选地,上述换热设备的橇装固定架还包括分别对应于各所述热流进料管、各所述热流出料管、各所述冷流进料管、以及各所述冷流出料管设置的管道支架;且与各所述热流进料管和各所述冷流出料管相对应的管道支架固定在所述支撑平台上;与各所述冷流进料管和各所述热流出料管相对应的管道支架固定在所述橇底盘上。
优选地,上述换热设备中各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尺寸相同,且各所述板式换热器相对于所述橇底盘等距离的平行设置。
优选地,上述换热设备中各所述板式换热器具有六面体结构,在所述板式换热器中第一组相对设置的表面上分别形成冷流入口和冷流出口、在所述板式换热器中第二组相对设置的表面上分别形成有热流入口和热流出口,在所述板式换热器中第三组相对设置的表面上可选的安装有与所述支撑组件固定相连的加固梁,其中所述第一组相对设置的表面平行于所述橇底盘设置。
优选地,上述换热设备中各所述支撑组件中包括四根支撑立柱,且每组所述支撑组件中的各支撑立柱周向布置在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外周,与所述板式换热器固定连接。
优选地,上述换热设备中各所述热流进料管的进口端连接于同一根热流进料总管,且在所述热流进料总管形成有热流进料口;各所述热流出料管的出口端连接于同一根热流出料总管,且在所述热流出料总管形成有热流出料口;各所述冷流进料管的进口端连接于同一根冷流进料总管,且在所述冷流进料总管形成有冷流进料口;各所述冷流出料管的出口端连接于同一根冷流出料总管,且在所述冷流出料总管形成有冷流出料口。
优选地,上述换热设备中各所述热流进料管、各所述热流出料管、各所述冷流进料管、以及各所述冷流出料管上分别独立地设置有闸阀和化学清洗口,所述化学清洗口位于所述闸阀与所述板式换热器之间。
优选地,上述换热设备中各所述热流进料管、以及各所述冷流进料管上分别独立地设置有过滤器,且各所述过滤器安装在靠近相应的所述板式换热器中相应入口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海工英派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海工英派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718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