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随太阳照射方向转动的太阳能发热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71843.3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6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丘明亮;邱碧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州市恒盛宇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24 | 分类号: | F24J2/24;F24J2/4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8 | 代理人: | 徐庆莲 |
地址: | 5146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 照射 方向 转动 太阳能 热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领域,具体为一种可随太阳照射方向转动的太阳能发热管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发热管,太阳能发热管是太阳能热水器的核心元件,被誉为太阳能热水器的“心脏”,太阳能发热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寿命和性能,太阳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真空管企业的发展,一方面是围绕太阳能发热管的专利技术在不断推陈出新,另一方面是太阳能发热管企业和生产线最近几年都如同雨后春笋般地在增加。太阳能发热管是太阳能热水器的核心,它的结构如同一个拉长的暖瓶胆,内外层之间为真空。在内玻璃管的表面上利用特种工艺涂有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用来最大限度的吸收太阳辐射能。经阳光照射,光子撞击涂层,太阳能转化成热能,水从涂层外吸热,水温升高,密度减小,热水向上运动,而比重大的冷水下降。热水始终位于上部,即水箱中。太阳能热水器中热水的升温情况与外界温度关系不大,主要取决于光照。当打开厨房或洗浴间的任何一个水龙头时,热水器内的热水便依靠自然落差流出,落差越大,水压越高。
太阳光在照射的时候只有在正对太阳的方向60°左右的范围内光照强度最大,且这个照射角度是不断的进行变换的,因为传统的太阳能发热管是不能转动的,所以采取的是在太阳能发热管的表面完全覆盖涂抹吸收涂层,这样做虽然也能够取得发热效果,但是每根太阳能发热管都必须全涂抹吸收涂层,吸收涂层的造价较高,这样做即造成了一定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随太阳照射方向转动的太阳能发热管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随太阳照射方向转动的太阳能发热管装置,包括太阳能发热管、底座、电源、控制电路板、电机、变速箱和轴承,所述电源、所述控制电路板、所述电机的外壳和所述轴承的外圈均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电机的转轴与变速箱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与所述太阳能发热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太阳能发热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轴承的内圈;所述电源为所述控制电路板供电,所述控制电路板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电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太阳能发热管的侧面沿纵向分为了4个相同面积的部分,其中一个部分涂抹了吸收涂层。
具体地,所述控制电路板上的电路包括第一555时基芯片、第二555时基芯片、电位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所述电源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位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一555时基芯片的第四引脚、所述第一555时基芯片的第八引脚、所述第二555时基芯片的第四引脚、所述第二555时基芯片的第八引脚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位器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555时基芯片的第七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555时基芯片的第二引脚和所述第一555时基芯片的第六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555时基芯片的第一引脚、所述电机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一555时基芯片的第三引脚与所述第二555时基芯片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二555时基芯片的第三引脚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机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555时基芯片的第七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555时基芯片的第二引脚和所述第二555时基芯片的第六引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容和所述第三电容均为0.7微法,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三电阻均为7.5欧姆,所述电位器的电阻区间为2-20欧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随太阳照射方向转动的太阳能发热管装置,通过控制电路板设定电机的转动时间,控制电机一天转动的次数,从而带动太阳能发热管进行转动,使得太阳能发热管的吸收涂层始终正对着太阳光照强度最大的方向,使得太阳能发热管的吸收涂层以最小的面积获得最大的热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图中:1、太阳能发热管,2、底座,3、吸收涂层,4、电源,5、控制电路板,6、电机,7、变速箱,8、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州市恒盛宇科技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梅州市恒盛宇科技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718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智能节能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天线及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