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CT造影安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72334.2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0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吉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吉臣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A61B6/10;A61M5/00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8 | 代理人: | 杨彪 |
地址: | 252003 山东省聊城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t 造影 安全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CT造影安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CT造影是目前较为常规的检查方法,通过合理的后处理,清晰显示全身各部位血管细节,具有无创和操作简便的特点,对于血管变异、血管疾病以及其他肿瘤性病变的显示、定位定性、分析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有重要价值。现有的CT造影剂高压注射装置或高压注射器,对造影剂外渗及血压增高时不能及时提示和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CT造影安全控制装置,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CT造影安全控制装置,包括固定环,固定环的侧部安装连接带,固定环的一侧安装高压注射器,高压注射器的进口安装输入管,高压注射器的出口安装输出管,输出管的端部安装注射针头,固定环的内侧安装血压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固定环的外侧安装报警器和控制器,固定环的下部设置开口,开口的一侧安装电动推杆,开口的另一侧安装固定管,电动推杆的推拉杆端部能与固定管插接配合,电动推杆的推拉杆侧部开设卡槽,固定管的内侧安装第一磁铁,固定管的侧部安装固定销,固定销能在固定管上滑动,固定销能与卡槽配合,固定销的端部安装第二磁铁,第二磁铁能与第一磁铁吸引配合,固定管的外侧安装伸缩杆,伸缩杆的端部与固定销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与血压传感器的输出端和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高压注射器的控制端和报警器的输入端连接。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环的内侧安装防护带,防护带与开口配合。所述连接带为弹性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血压传感器能够感应使用者的血压,并且将血压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为PLC模块或单片机,控制器根据电信号控制高压注射器的运行,当血压传感器测得的血压过高时,控制器控制高压注射器停止注射,从而保护病人的安全。本实用新型的压力传感器能够感受固定环与注射部位的压力,并且将压力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电信号控制电动推杆的运行,从而使固定环与使用者注射部位的接触压力保持在合适的范围之内,当造影剂外渗压力达到一定阈值时,控制器控制高压注射器停止注射。本实用新型的血压传感器测量的值超过阈值时,控制器能控制报警器发出警报及高压注射器停止注射。本实用新型的固定销与卡槽配合可以方便电动推杆与固定管的配合和拆卸。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配合可以避免固定销轻易滑脱。本实用新型的伸缩杆 可以在固定销拔出时避免固定销掉落丢失。输入管连接造影剂针筒。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Ⅰ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CT造影安全控制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固定环9,固定环9的侧部安装连接带5,固定环9的一侧安装高压注射器3,高压注射器3的进口安装输入管4,高压注射器3的出口安装输出管2,输出管2的端部安装注射针头1,固定环9的内侧安装血压传感器7、压力传感器19,固定环9的外侧安装报警器6和控制器8,固定环9的下部设置开口11,开口11的一侧安装电动推杆12,开口11的另一侧安装固定管17,电动推杆12的推拉杆端部能与固定管17插接配合,电动推杆12的推拉杆侧部开设卡槽16,固定管17的内侧安装第一磁铁13,固定管17的侧部安装固定销15,固定销15能在固定管17上滑动,固定销15能与卡槽16配合,固定销15的端部安装第二磁铁14,第二磁铁14能与第一磁铁13吸引配合,固定管17的外侧安装伸缩杆18,伸缩杆18的端部与固定销15连接,控制器8的输入端与血压传感器7的输出端和压力传感器19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8的输出端与高压注射器3的控制端和报警器6的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吉臣,未经李吉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723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