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进瓶螺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73240.7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8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韩节臣;张钧贻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州市同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C9/02 | 分类号: | B65C9/02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7225 | 代理人: | 吕静 |
地址: | 2614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贴标机,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贴标机的进瓶螺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进瓶螺旋装置主要用于分瓶和送瓶,其中螺旋位于瓶体一侧,在螺旋上设置有呈圆弧形的螺旋槽;上述螺旋槽与瓶身一侧配合完成分瓶和送瓶动作。在传送过程中,待贴标瓶体排列在输瓶线上,螺旋需要克服瓶体间的很大挤压力,才能强行插入瓶体之间完成分瓶;这样就会对已套标瓶型的标纸、PET瓶身造成划伤、擦痕,甚至将塑料瓶挤变形、挤破玻璃瓶。另外,对方瓶、异型瓶的分瓶困难。因此现有的进瓶螺旋装置已经不能满足客户较高贴标要求,也限制了贴标机的应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不足的进瓶螺旋装置,其不仅能够保证瓶体平稳流畅地输送,而且还能够实现对方瓶、异形瓶的有效分瓶,切实避免了对PET瓶和已套标瓶标纸的划伤、擦痕以及塑料瓶的挤变形和玻璃瓶的挤破;满足了客户较高的贴标要求,进一步扩大了贴标机的应用范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进瓶螺旋装置,包括螺旋箱体组件、螺旋传动机构、输瓶线、支撑架、夹持器,其中:
所述螺旋箱体组件中的螺旋与螺旋传动机构连接;螺旋沿输瓶方向设置于输瓶线的上方,并与位于其下方的一对支撑架中间相对应;一对支撑架沿输瓶方向对称设置于输瓶线的上方,在输瓶线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夹持器;
瓶体进入输瓶线后,一对支撑架将进入其中间的瓶体抬高;此时夹持器中的传送带夹紧瓶体,并带动瓶体在支撑架上向前滑动;瓶体进入螺旋后,螺旋槽与瓶盖外径配合,通过螺旋螺距变化推动瓶盖,使瓶体匀加速向前滑动。
所述支撑架靠近夹持器一端的高度从0-3mm逐渐增大,瓶体通过其瓶口下端的凸沿悬挂于支撑架上,瓶体抬高时瓶底离输瓶线1-2mm。
所述支撑架对称安装在箱体下部,支撑架能够进行上下和前后位置调节。
所述螺旋箱体组件由箱体、螺旋、螺旋轴、水泵轴承组成,其中箱体内设置有螺旋,螺旋两端分别通过水泵轴承、螺旋轴与箱体转动连接。
所述螺旋上的螺旋槽的横断面呈矩形,螺旋槽的宽度略大于瓶盖的外径,沿螺旋的传送方向螺旋螺距逐渐变大。
所述箱体底部为敞口,其顶部为能够开合的上盖。
所述螺旋传动机构由伺服电机、减速机、同步带、主同步带轮和从同步带轮组成,其中从同步带轮安装在螺旋轴上,并通过同步带与减速机上设有的主同步带轮连接,减带机与伺服电机传动连接。
所述螺旋箱体组件通过螺旋箱体调节机构安装在输瓶线上方,通过螺旋箱体调节机构能够实现箱体内的螺旋上下和前后位置调节;所述螺旋箱体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手轮、竖直调节丝杠导向组件、水平调节丝杠导向组件和锁紧手柄。
所述夹持器由传送带、设置在夹持器箱体上的电机、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组成,其中电机上设有的主动带轮通过传送带与从动带轮相连接。
所述一对夹持器通过一对夹持器调节机构对称设置在输瓶线的前后两侧,通过一对夹持器调节机构能够实现一对夹持器中的一对传送带上下和前后位置调节;所述夹持器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手轮、竖直调节丝杠导向组件、水平调节丝杠导向组件和锁紧手柄。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瓶螺旋装置对方瓶、异形瓶可实现有效分瓶;对PET瓶可满足客户对瓶身表面要求较高,不能有划伤、擦痕的要求;对套标瓶型可避免将已套好的标纸划伤、擦痕;对塑料瓶可避免将瓶身挤变形;对玻璃瓶可避免挤破瓶体。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待贴标瓶体平稳流畅地传送,还能够对高度和瓶径不同的瓶型进行平稳准确地分瓶,满足了客户较高的贴标要求,进一步扩大了贴标机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进瓶螺旋装置的主视剖视图;
图2为进瓶螺旋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图1-图3中标记说明:
1、箱体;2、螺旋;3、螺旋轴;4、水泵轴承;5、从同步带轮;6、减速机;7、支撑架;8、螺旋箱体调节机构;9、电机;10、传送带;11、主动带轮;12、从动带轮;13、夹持器箱体;15、瓶体;16、输瓶线;18、主同步带轮;19、伺服电机;20、17、一对夹持器;14、21、一对夹持器调节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州市同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莱州市同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732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